返回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F(第1/2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四一这又怎样呢

    ~~是啊,这到底怎么回事?

    可谁又能于之说得条分缕析,明明白白呢

    中华气功,多少还有经络c穴位c气行气运等等详说为之支撑,帮助理解,更立马就有感觉的验证,就如刚才那样,而西来禅定的一个禅字对国人而言,不仅太多神秘,且更多歧义了吧?

    佛陀之前的禅修,

    “其特点是以闻声以入道,舍念而达梵”,

    一声“唵”念之中集万念万声为一体而与梵天相应,

    那意之所在的“心莲花开八叶,日居莲蕊之中,月又居日中,月中出火,火里生光,莲丰蒂圆,日月火光,层叠舒明”此谁又能一时分明了然,更当下感觉有验呢?

    而佛法之禅,

    其弃恶之立,

    静虑之意,

    思维之习,

    功德之修,

    及小乘的四禅八定,大乘的念佛c实相更国人的五门禅观等等等等,初入之人,岂有不为茫然惑然之理?

    “入道之要,慧解为本”,知其源流,一切方有活水

    想到这里,圆梦才对慧能言到:

    “走,进屋坐下慢慢说。”

    “印度民族的宗教精神十分强烈,

    他们将完整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儿童教养阶段,

    二是婚姻家庭生活阶段,

    三是遁世修行阶段。

    他们认为,

    人一待儿女长大婚嫁了,自己的人生责任也算尽全了,

    于是便会无所牵挂进入森林专意静坐思维,冥想一己小我与万物大我的梵天相合为一,为自己的来世去做准备

    坐禅习定,就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之下,这一修炼长期过程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

    他们坚信,若要与梵天合一,只有人的身心与之完全相应才能渐渐达成,因此这种修炼的关键即在相应。

    之中,人与梵天合一的相应也罢,

    达于佛境的相应也罢,

    其目的和思维对象及内容虽截然有别,但修炼方法相应的讲究,不管凡夫外道及佛之小乘大乘,却是有着相通相融之处的。

    由于这种以相应为特点的修炼方式能高度调制人的身心,久而久之,不仅能使人产生舍欲c化我等等奇妙喜乐的感觉,同时也会开发出人生理上的一些奇特功能。

    经文中常描绘佛菩萨及罗汉,当然也包括外道因此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这在佛陀时代,或许有之吧,但贫僧于现实之中,却是从未有过真实的见证!”

    面对慧能讲到这里,圆梦和尚突然有点狡黠的说到:

    “想不想见识贫僧的神通?”

    “当然!当然想见识师父的神通了!”

    专致的慧能一愣之后,不但为之难抑兴奋,更有期待的急切了。

    圆梦见之笑笑,起身去水缸旁连续几瓢凉水下肚并几个动作之后,只见手掌出水似线,地上不一会儿就湿了一片。

    而已随之起身的慧能于此正惊讶之际,圆梦又一跃趺坐蒲团之上了,

    动作之中,只见人整个身体悬空寸许,那不时腾于坐上的状态及响动,看得慧能有些目瞪口呆

    就在人还未完全回过神来时,圆梦和尚又跃而立在慧能面前并一声长叹:

    “这又怎样呢?”

    然后拉着慧能坐下紧接而言:

    “你刚才不也指长趺坐片刻即回复寻常了吗?

    我之神通,亦只身体出水点滴,刹那离坐寸许而已,能喷水喷火吗?

    能飞天入地来去三界吗?

    更年老体衰还能有此小小功力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