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惟求作佛(第1/4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惟求作佛

    一四八还真但愿

    一四九来此山中,欲求何物

    一五一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五一感慨万千,万千感慨

    一四八还真但愿

    世间出世间,识人鉴物,其理无二,其法相通,因此知客僧一职,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吧?

    自一见慧能,世明和尚就感觉这个岭南来的年轻求法者有些与众不同,简短交流并扼要询问之后,更是对其特别留心了。但饭堂一幕,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想象,世明预感,这个南蛮的出现,可能会叫久已平静的山里变得气象生动起来。当然,他也无法料知这生动气象还将万里波及,千年延绵更无限生机了。但他眼下却是非常清楚必须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保护好慧能,不让有任何节外生枝的情况发生;二是赶紧将此事报告寺里,不!是要向五祖举荐这个非常之人。于是,他把慧能带到自己的住处安排妥当之后,便说有事要连夜上山,叫慧能在这儿安心等他明晨回来。

    三月天,孩儿脸,上山时还星星点灯,树影穆静,可转眼就天风浩荡,云奔林吼,四下一片染黑了。半夜前见到五祖时,屋外已开始淅淅沥沥了,不管如何,这都是一场好雨呀!

    听完世明的讲述,敏锐的大师不但早有心鉴,且还不无感慨:“真非寻常人也!”

    “师父,这也正是弟子有所担心的。”

    “看来天公作美,明日不用下地了,还得辛苦你鸡叫头遍下山,一早领人直接来大殿吧,我要当面勘验勘验,看看再作安排。”

    世明和尚领命歇息去了,五祖的心境,一时却是无法平静下来。法以人传,法因人成,得法不易,得人更难。这些年山中虽逐日兴盛,但不知为何,内里却总有一点儿隐隐的怅怅和孤独之感

    ~~“道由心悟”,不仅一语道破了入道之要,且人那一切无畏的精神,更是法门龙象难得的品性。自己“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之义,虽是与之一理相通,却也不及人的透辟更锐利吧!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还真得万法皆空之真味,更承金刚般若之精髓,比自己“不从缘生”而“守真心”,来得更为痛快,更为彻底

    其言其词,面对同道更广大信众,是有些太过直白和犀利了,但对迷佛行住坐卧之人,若不如此,又何以使其有所反省更警醒呢?人迟早会理解c会接受c会习惯的吧?而其学佛c入佛c得佛之义,更是远远超越了自己于之最为理性的思维

    想到这里,五祖内里虽有一丝丝的担心,却更是有点儿困惑甚至怀疑了~~

    人如此年轻,又生边远,且还识字不多,其佛法学养根基何来,其又何以如此自信呢?

    其在客栈的表现,只灵光乍现,还是全豹一斑,明日是不是要于之好好为难为难呢?

    可话说回来,还真但愿这个南蛮小子不负人的满心期望啊

    一四九来此山中,欲求何物

    一觉醒来,天还未放亮,阴雨日子嘛,天自然要开得晚一点儿,但慧能还是照常起床了。而此时此刻,世明和尚也正好赶到,五祖等着呢,因此顾不上歇歇脚,便领着慧能上山了。

    下雨的路不好走,赶到寺里已过了用膳的时辰,两人洗去腿脚泥土,在厨房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就直奔大殿了。

    不知怎么回事,慧能昨晚山下之言之事,已在山中不径而走。五祖本只通知了几位高徒,一是打算一起考考慧能,二是更想借此让相互认识,相互有所了解,可他们还未到场,大殿内外,却早已挤满议论纷纷的徒众了。

    ~~考不考呢?又怎么考?此中此时,五祖还真有些犹豫了

    若这个叫做慧能的还如昨晚山下那样言词尖锐,那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