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福轻于羽B(第1/2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二事亲以适,无论所以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郤曲郤曲,无伤吾足!’”

    放好了柴捆,取下了草药袋子,慧能仍不见妈妈的身影

    奇怪了,长这么大,还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情况呢,一时有点儿诧异的慧能便中气十足歌吟起庄子来,既像是在给自己解乏开心,更像是在向妈妈大声问讯

    ~~“回来了。”

    满脸仍清晰写着忧愁的李筱芸,这时才走出屋子,递上茶水和汗巾。

    “怎么了,妈妈?”

    慧能见状,顾不上喝水擦汗,双手扶着妈妈的肩膀,关切的询问。而李筱芸却是愁眉苦脸的盯着慧能,一声不吭。

    “怎么了,妈妈,是我回来晚了,还是哪儿不舒服,告诉儿子好吗?”

    “你天天c上山,把妈个人c丢在家里,孤零零的,空落落的”

    刚一开口,李筱芸就有些说不下去了。

    此中虽有自觉不自觉刻意的成分,但所言的每一个字,却又都是内里感受的实情。

    因此,鼻子跟着就酸酸的,眼红红的,嗓子也哽咽难继了。

    慧能听之见之,反一下有些把心放了下来,于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到:

    “妈,大半年了,你不是常劝我把心放开些吗。

    妈,再过几年,我给你带个儿媳回来,你就不孤单了。

    瞧,今天我采了好些药草,有几味还挺值钱的,所以多耽搁了点儿时间。”

    “那得c等到c什么时候,咱家c现在c这个情况,说个媳妇儿,那么c容易呀!”

    “那我以后尽量少上山,在地里多种粮食,再多养点儿家畜家禽,也一样挣钱。”

    看着听着儿子的懂事和贴心,本来多有犹豫的李筱芸一下豁了出去:

    “慧能哪,今天你舅舅又来信叫我们去南海,妈有些动心了。

    和你舅舅一家在一起,人多热闹,又相互有个照应,妈的日子,也好过点儿”

    慧能听了,目不转睛的看着妈妈~~妈妈今天是认真的吗

    而李筱芸见儿子那凝目探询更有所沉思的老样子又回来之后,便一下有些稳不住神了:

    “我c我炒菜去。”

    话音未落,便急急转身朝厨房去了,连手上的茶水和汗巾都忘了交给慧能。

    听着妈妈有点儿怯怯的声音,看着妈妈有些惴惴的慌神,慧能不知为何突然感到了一种难言的心痛和愧恨~~

    “哀哀父母!”

    那哀哀二字,还真就天下父母为儿为女全心全意心照的入木三分吧

    面对一切全为儿子着想的母亲,慧能此刻更觉自己太过自私,太不懂事,太不孝顺了!

    从记事到今,自己的心里,除了自己还是自己,怎么就从未站在妈妈的角度替妈妈考虑过问题呢

    想到这里,慧能心头一酸,那种对不起妈妈,对不起舅舅,更对不起外公的复杂意绪,顿然满满的涌入了内里~~

    “福轻于羽,莫之知载。”

    人有妈妈的幸福却不知珍惜,真愧对幸福,愧为人子

    “事亲以适,不论所以。”

    妈妈所适,莫过于之的顺心顺意吧?

    所谓百年安时处顺,人连自己妈妈的心意都不能顺遂,又顺个什么,安在了哪里呢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人连叫妈妈顺心适意的事都还要去反复思虑计较,人又何德之有?

    全心全意为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