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后会有期A(第1/3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十四姓郑名瑀自字己锼

    六十五请兄长为之详言

    六十六哦嗬嗬

    六十四姓郑名瑀自字己锼

    ~~“愚姓郑,名瑀,自字己锼。

    敢问兄台”

    人散人去,慧能正怅立之际,刚才质难大和尚的那位书生却远远回身来到慧能面前搭话施礼。

    “姓卢,名慧能。”

    诧异之中,慧能还礼。

    “愚之凝思,也常神逸,但与兄台相比,还真不敢有望项背呀!”

    书生忍俊不禁。

    原来,人之主动,事出有因。

    “让你见笑了。”

    慧能习惯性的有点不好意思。

    “兄台适才神逸之状,栩栩木石不可喻也;

    ‘荅焉似丧其偶’不足谓也;

    或潮起潮落岿然有著之海礁,云来云去天心无碍之明月方有一比。

    敢问兄台修业何处,师从何人?”

    “未上学读书,现镇上舅舅处从医学徒。”

    “兄台未上过学?”

    书生讶异,明显不信。

    慧能笑笑,算是肯定。

    “刚才大和尚开演佛法之中兄台的专致,更其后的凝思,敢问”

    书生有些好奇了。

    “听之于耳‘应之于心’罢了。”慧能坦然。

    书生听了,片刻思维更是质疑了:

    “兄台此言,贴切庄子,却说未读过书?”

    “书是未读过,但却时常听闻。”

    慧能诚恳之中,不由认真看了看书生。

    “兄台从何所闻?”

    “外公常为诵读。”

    “那兄台为何不自己识字读书?”

    书生当然大惑不解了。

    慧能笑笑不语。

    “兄台能不上学识字读书,却又有家学相授,真叫人羡慕,更令人钦佩呀!”

    书生来回踱步之后感慨由心。

    “仁兄何出此言?”

    此时慧能倒觉有些奇怪了。

    “愚从小就不愿上学,却得不到家里的理解和支持,当然也在自己不够坚定坚持了。

    可到能有自主时,那囫囵入腹的许多文字,有时还真就成了神思遐想不堪的重负了!”

    “仁兄此话怎讲?”

    慧能闻之,心里不由一动。

    “兄台方才不是有言听之于耳应之于心吗。

    人若内里芜杂太多,不仅有碍感触,且那神之所应更心之所思,有时还真就有些难分哪是真正的自己呀!”

    “‘吾尝终日所思,不如须臾之学。’

    读书乃思之依凭,应之舟楫吧?”

    慧能此刻更是有意诘难了。

    “敢问荀子之言,亦兄台外公所诵?”

    书生听了,更是惊奇。

    “此乃母亲口授。”

    “兄台尊长,世之高人也!

    因此,兄台所学,只为君子自美其身也。”

    书生赞叹,感佩由内。

    “仁兄此言何谓?”

    慧能已是有心了。

    “兄台冰鉴,如今开科取士,那上学多为博取利禄功名,而人一陷其中,或难自拔了吧?

    荀子《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不言无祸多在远名远利,仅以‘学之为己’而论,人识字与否,还真无关紧要的吧?

    因为,人循循识字读书,不但难免吞进许多糟粕,或亦有碍一己真性自在的吧。

    尊长口授心教,实乃薪传化道。

    兄台于世以心应之,更可谓学之通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