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中山风云(九)(第2/4页)  我的三国有些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麴义在袁绍吱歪几句,沮授就性命和前程都堪忧了。

    “谢谢友若兄!”沮授感激地对荀谌施了一礼,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说:“不论主公如何对我,若我有来日,必有所报!”

    “公与兄,同为主公效力,又何必言谢。”荀谌笑了笑说:“回营吧!”

    ……

    “听见了吗?袁军弃你们不顾了!”徐晃手持大斧,站在城门口大叫道:“还不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时?”

    且说沮授见一万精锐入城后没有半点反应,城门又没关上,就又令袁军入城。首先入城的袁军见看的是八千余具被射成刺猬的己军尸体,惊恐之余转身就走。

    无奈一时之间城门口袁军太多,拥挤不堪,徐晃又艺高人胆大,及时落闸关上了城门,以致有近二万袁军被关在了城门过道及城内。

    面对凶神恶煞般的徐晃和四面八方无数闪着寒光的箭矢,二万余袁拥挤片刻后就愣在原地,既没冲杀,也没投降,就那么如一群木雕泥塑定住了。

    徐晃本想放一波箭雨再劝降,不料城外沮授及时撤兵了。徐晃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所谓攻心为上,能兵不仞血收降这二万余袁军,徐晃不介意吼上几嗓子。

    “还不放下武器降投,更待何时?”徐晃话音一乐,四面八方的将士齐声附和着。

    “乒乒乓乓!”一片兵器落地的声音,二万余袁军都哗啦哗啦投了降。

    其实没人愿意打仗,二万余袁军中太多是因生活不下去或被征兵而当兵,并没有对袁绍有多少效忠死战之心。或者说他们为不饿肚子而仗,为谁而打都一样。所以对于投降并没有多少抵触。

    尤其眼前摆着一地被射成刺猬的尸体,以及城外袁军都已撤兵而弃他们于不顾。二万余袁军更是理所当然地放下武器投降,任由徐晃发落。

    “吁!”看见袁军弃械归降,徐晃才长了口长气,却也有条不紊地命令将士们进行招降和打扫战场。

    在少年把他父亲小心地放在平地之上。刘备进行现场急救,实施了心肺复苏术。

    对于后世在医院工作过的刘备来讲,这只是一个医疗工作者该会的基本常规操作。而对于少年来说就是匪夷所思的神技。

    “我儿尚年幼,却也有把子力气,无奈他生性单纯又鲁莽。我欲把他拜托给刘公子,还请刘公子照拂一二!”中年人看见刘备点头答应了,又说出让刘备和少年都震惊的话。

    “大叔放心吧,刘备必以兄弟待之!”刘备举起右手,誓言般地承诺!古人最重信诺,有刘备如此庄严的承诺,也注定刘备与这少年从此相依相存!

    “谢谢刘公子!我也可以瞑目了!”中年人听刘备说完,嘴角含笑,艰难地转过眼神,又对少年说:“韦儿,爹走后,你就听刘公子的话,事之于兄长。”

    在少年猛点头间,中年人安详地溘然长逝!一时之间只有少年的嚎啕大哭,哭声充斥四野。真是杜鹃啼血,闻者伤心,见者垂泪。

    少年此时正经历人生中的大悲大喜之境。刘备有意让他哭个痛快,不必积抑郁伤痛于胸中。于是站身戒备着,场中还有三十几个不知生死的强盗。

    从断续的哀号声中,可以判断出伤残者是多数,只有少数几个已死。

    “别哭了,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离开此地再说。”刘备考虑有三个家伙逃入山林,天知道会不会纠众再来。于是劝少年止悲,先走再言其他。

    “是,公子!”少年也是勇敢坚毅之辈,闻言后拭了拭眼泪,横抱起身体仍有余温的父亲,步履坚定地向前走。

    刘备牵过正在吃青草的青骢马,准备拾起少年的双戟,入手才知双戟逾百斤。还好刘备算有点力气,才堪堪拿起。

    让刘备震惊的,除了少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