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小顾老爷(第1/3页)  大荣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丰二十一年,集安县。

    年三十刚过七日,新年的喜庆还未散尽,空气里还弥漫着淡淡的爆竹气味,集安县坊市的人却渐渐多起来,寅时过半,坊市两旁的摊位基本已经被占满。

    难以想象这天高皇帝远的边远小镇能有这般繁华似锦的模样,要说四年前的集安县,可不敢想如此光景。

    永丰九年,皇帝令造皇家佛塔,所用木材皆出于滇南c云贵等地的密林,头几年佛塔由工部一手包办,到了永丰十四年,朝廷的亏空已经到了难以弥补的地步,商雒建议将木料输送承包给一些大商人,由他们帮朝廷运送,朝廷特许他们带一定的私货沿途贩卖,当时县禁还未开,其中的诱惑可想而知。

    几个江南的大商人很快就承包下来,木材砍伐的文书直接下发到地方,永丰十四年前这差使人人推,永丰十四年后这差使人人抢。

    永丰十四年前,砍木归地方管,运木归朝廷管,地方不敢与朝廷为难,永丰十四年后,砍木仍然归地方管,运木的却变成那些富得流油的江南大户,这里面的文章就大有可为了,毕竟对于那些大户,钱是小事,误了时间惹得皇帝龙颜大怒才是要脑袋的大事。

    这种差使摆明了是块肥肉,过一道手就是一层油,这些底层的小官升官的本事没有,发财的本事个顶个精。而木料的出料口一般要选在靠水的地方,山高林密,大料很难从山里运出来,靠水,役夫可以将大料丢进河里,让大料顺着河飘到江里,再从大江里打捞上船,省时省力。

    集安县和其临县富秋县就是这样的地方,就地理位置而言,富秋县还要更优于集安县。

    富秋县土司甚多,民风彪悍,这些土司大多只是名义上臣服大荣,他们不上户籍,不服徭役,不纳税,有时还会打劫路过的行客商旅,欠年更是会成群结队的流窜到别县打劫,集安县民风虽然也彪悍,但生活的大多是汉民,官府还能压得动,可惜离水不如富秋县近。

    大概是宫里催得急,出料的大头还是压在了富秋县,集安县分得些汤汤水水,可就算是汤水,也足够一些人捞得盆满钵满。

    集安县捞得最多的是前县丞何四保。

    何四保,集安县本地人,在集安县当县丞当了十几年了,好不容易等前县令致了士,他以为他苦媳妇熬出了头,终于能升任县令了,不料想一个京官从天而降,半道截了他的胡,这让他深以为恨。

    于是他和县里的其他官吏以及大户上下勾结,把京安来的书生县令赵正修完全架空,永丰九年皇帝的命令出京后,他更是将出料的事一揽子揽了下来。

    那段时间里何四保可谓是风头无两,其下爪牙众多,鱼肉乡民,无恶不作,民众苦不堪言,县里几乎没人敢拂他的意,他又赶马和宫里派的监工的公公扯上些许关系,这下省里也没有人想动他了,真变成了一土窝里的皇帝。

    大概是嚣张日子过多了,这何四保终究是昏了头。

    也是压榨得太狠了,集安县终于激起了民变,永丰十七年,一个反民用锄头砸开了一个监工的脑袋,一帮反民便跟着闹翻了天,最后甚至还把县城给围了起来。

    眼看要酿成大祸,省都司赶紧派了一百户兵驻过来。

    反民是被镇压了,何四保也心虚了,他拿出钱一大笔钱准备去慰问一下百户所百户马进财,希望他上报朝廷时用词斟酌一下,把他给摘出去,不料这兵蛮子不识抬举,当面拍桌摔碗,把他臭骂了一顿,赌了命要参他一本,何四保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这参本压了下来,心中羞恼可想而知。

    七月,恼羞成怒的何四保竟然丧心病狂的收买巨匪麻十一乘夜攻击百户所,企图报这一箭之仇。

    土匪终究是土匪,乌合之众怎么打得过训练有素的官军?一役下来,马进财击杀土匪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