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方巨人的拳脚(第1/3页)  陆行八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常先洲往南走,是多山多水的好地界,不像拔阳山周边,占尽眼珠子的是山石碎土。白青山抱着“翁君”,嚼着刚刚买来的柿子,换了一身麻布衣裳,前方有个叫蒲界的地方,民风剽悍。

    走出拔阳山用了一个月的光景,最好的的就是路上捡了一把铁剑,铁锈的地方被白青山用石头磨了去,小剑两指长度,磨光后闪闪发亮,精致的很。一个月来“翁君”只长了一小点的个头,两只眼睛倒是越来越有神了,跑跑跳跳满身的热闹劲儿。白青山将铁剑装在袖口,常先洲没有国,有的是一圈一圈自立封地的皇帝,蒲界就有一个皇帝,装在袖口用的上的。

    蒲界不大,白青山估摸着也就是南象城的规模,界口有一石碑,石龟驮着。界口处有人骑着大马,左右的转悠,其实昨天就进了蒲界,周边的庄稼地都是蒲界的居所,白青山点点头,“那就比南象城大许多了。”

    碑文上写的全是些琐碎的记事,说“蒲界本是没有多少人烟的水泽地儿,打了败仗的一伙官军最先住在这儿,慢慢的聚集多了人,拖家带口的跟过来的有些个心灵手巧的,将蒲草编成了席子,垫子,门帘,帘子铺厚实了也能替房子挡雨。拿席子垫子去别的地儿换来吃的,用的,活得好了,人也就多了。再后来有一个人,没提及姓名,将众人聚集了,操练了,之后蒲界几次易主,就成了今天这幅模样。”还写了几个人的事儿,说的不痛不痒。白青山倒是奇怪的很,几境的山上人能让一群安定了的苦难人又过上打杀的日子。

    老龟看起来有挺多的年代,除了脑袋周边光溜溜的,身子倒是没那么多人摸来摸去,白青山噘着嘴,“这些人坏得很。”

    进了蒲界的正地儿,才能瞧见一些原先水泽地儿的模样,几十步就能看见一口井,几十步就能遇一处门口卷着帘子的茶馆,茶馆前住着一口潭子,青石围绕木板罩着。白青山很喜欢这样做生意的,就满堂堂的都给你瞧了去,不碍丁点的事儿。挑了一处漂亮的茶馆坐下,这些天学的几句地道的常先洲话就大有用处了。白青山自信的很,拍了拍腿,“小二,来杯好茶尝尝。”小二利索的摆了茶杯,端了茶壶,带了糕点,茶壶举的高高的,茶水拉成了细线儿咕咕的倒了满满一杯。

    白青山满意的点点头,“果然行行出状元,倒茶都能倒得这样好看。”然后将“翁君”从怀里掏出来,端放在一个板凳上。白青山并没去看小二的眼睛,就知道小伙子惊奇的很,“这个大脸盘的小哥并不是个胖子。”

    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吃了一口糕点,半下午的太阳下要的就是这样惬意。等到白青山同“翁君”分光了糕点,白青山便招呼伙计出来要结银钱。

    白青山掏了一两银子搁在桌上,刚要甩甩手,让伙计别跑腿去找银钱了,却听见小伙计叫住了他。白青山听不懂的,只能同他比划一阵子,便又掏出一两银子放在桌上,又见小二摇摇头,又放一两,又摇头。白青山挠了挠脑袋,“好小子,骗我?”又掏出一两银子,看着小伙计,小伙计这才点点头,收了银钱走进了茶馆。

    白青山冲边上的几家茶馆看了看,“怪不得没几个人喝茶,就等我呢。”

    蒲界的地儿不适合种茶树,先竹洲靠北的地儿都不适合种茶树,要在南边一点的地儿买来茶叶,路上花的时间就得好些。蒲界的茶馆也就是头一次来的客人喝一碗,就一碗,一碗的新奇劲儿。

    骑着大马,穿着灰袍子的是蒲界的管事人,蒲界最大的主儿是一位叫做方巨的年轻人,前几年才入主的蒲界,势力的很。白青山坐在一处客栈里,找了几本书看着,又平白花去好几两银子。客栈的堂子里围坐的是五湖四海的人,少有女人,在先竹洲和青州最缺的就是女儿,漂亮女人。这会儿,那个刚刚进门没多久的汉子被人叫住了,是一个背了一张大弓的老头子,老头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