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降贼寇玄德救子义(第1/2页)  歪理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上一章,左慈给刘玄改了新的名和取了字。让刘玄非常期待。便静静的看着左慈。这时左慈不慌不忙的说到:“《道德经》中讲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生养万物而不加占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成就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就叫玄妙的德。所以为师为你取的字是“玄德”,希望你能理解这句话。另外《左传》中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师希望你做任何事情前,都能考虑周全,方能有备无患。所以取“备”字为你的新名。你的新名叫刘备,字玄德!”。

    “什么?刘备?”刘玄惊讶的说到。刘玄心里就像冷不防突然被人用重锤敲击了一下似的,惊奇不已。不可能,我竟然是刘备?莫非就是蜀汉的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不可能啊!我住的是刘家村不是楼桑村啊。也许是我与刘备同名而已。若只是同名,为什么连字也一样啊!这不是也太巧合了吧!不行,回家我得问问娘,了解一下我究竟是不是历史上所说的那个双耳过肩,双手过膝,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想到这里,刘玄定了定心神。对左慈说到:“感谢师傅赐我名和字,以后您云游四方,要多加保重身体,徒儿有机会一定再到您身边听您教诲。师傅您多保重!徒儿这就告辞了!”。说完,刘玄便跪下给左慈磕了三个头,算是感谢左慈的教导之恩。然后站起身,转身离去。走了十几步,回头看到左慈依旧形影孤单的站立哪里。刘玄便转身对着左慈深深的作了一个揖。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望着刘玄离去的身影,左慈自言自语到:“莫非玄儿不喜欢我给他起的新名字?为什么他听到新名字后,脸上阴晴不定。算啦,一切皆是命数。也许这个新名字更适合玄儿以后的发展,顺其自然,乃是上天之道啊!我也该继续去云游天下,寻找真正能继承我衣钵的传人。”。说完左慈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草庐。准备收拾行囊,云游天下,继续寻找新的徒弟。

    再说刘玄,他一路上边走边想,心里矛盾不已。若我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备,则我可以找一个值得效命的主公,辅助他争霸天下。凭着我比一般人早早了解这个时代的未来,可以提前帮他谋划未来,多多争取名将和谋士,让他在群雄中脱颖而出,这样自己也不用很辛苦。可是,我若是那个刘备,我就得自己去争霸天下。可是我现在什么也没有。没钱,没地位,没将,没谋士,连兵卒都没有一个。怎么能在未来的群雄争霸中胜出啊?难不成就只能坐等黄巾之乱到来,然后与关羽,张飞结拜,一起流落闯天下?历史上的刘备可是先后投奔了刘焉,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这七个势力。可以说是前半生是颠沛流离。只到公元207年,46岁左右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才在诸葛孔明的谋划下,趁着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而崛起,最终建立蜀汉政权。刘备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确实值得后人去学习。尤其是后世有人评价到: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因为曹操文韬武略,才能出众,征战天下,攻灭群雄。占了汉室天下的三分之二。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他善于隐忍,韬光养晦,精心谋划,熬死对手,最终摘取了胜利的果实。为子孙后代建立晋朝打下了基础。属于笑到最后的那个人。60岁看三国,就觉得刘备最厉害。因为他虽然屡战屡败,颠沛流离,却矢志不渝,永不言败。在普通人都该退休的年龄,却建立起了自己的基业。还捞了个贤主和仁义的好名声。让后人敬佩不已。而且,后世许多不得志的文人,都喜欢用刘备和诸葛亮的组合,来表达自己对明主的期许。

    刘玄边走边在路上想的出神。突然一阵喊杀声,将刘玄惊醒了过来。连忙紧走几步,看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见在前面不远处,烟尘滚滚,人喊马嘶,两个山贼头领正带领数百喽啰兵围攻一个锦服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