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洛阳城中(第1/4页)  吾孰与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阳城东桃李花,万家流水一城花。作为秦国第二大的城市,洛阳和长安有着不同之景。长安以都城之势壮观为景,洛阳则以满城花开为景。

    三月的洛阳时景正好,洛水两岸皆是盛开的繁花,花团锦簇。铜驼陌是连接洛阳城南北二市的主干道,也是洛阳最繁华的一条街。

    有间名为垆雪的酒肆就坐落在这条街中,店铺不大,生意却异常火爆,时常是难寻一座,今日一大早便就坐满了人。

    酒肆供应的东西很少,只有三样,黄酒、槐豆、花生,但无人在意。食客们大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为的都是一睹酒肆老板娘芳容。食客们大都身份不凡,此处消费可是不低。

    被好事者誉为洛阳酒肆第一美人的老板娘今早没有出现,只有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在打理着酒肆,这酒肆也只有他一个伙计。

    “小苏啊,这老板娘今天怎么还没来啊?”同少年相熟的一位大叔接过少年递来的酒壶,询问道。

    少年微微一笑,回答道:“张叔,红月姐昨晚睡得很晚,今早应该是不来了。”

    “唉。。”少年一言引得满店男子的叹气声,店中少有的几位女子也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张叔微微点头,少年只得报以可惜的神情,又走向后厨,端出碟装的槐豆和小壶黄酒送给酒肆中新来的食客。

    得知了老板娘早上不会来的消息后,酒肆中相熟的食客开始交谈起来,谈论着自己的见闻。从风土人情谈到美食佳人,从诗歌书画谈到时政战争。这就是小酒馆的妙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小,很容易谈论起来一个话题。这也源于秦人自身的自信洒脱。

    这会正在谈论着大秦该不该讨伐在边境挑衅的乌丸小国,一位来自洛阳国子监的学生高声道:“堵不如疏,大秦当以仁义教化,使乌丸心悦诚服,扬我大秦国威。”

    而另一名来自洛阳卫的军侯反驳道:“这蛮夷的德性想必大家是未曾见过,只有用武力狠狠敲打他,他才愿意跪服于大秦。”

    “魏军侯说的对,想当年卫国之战,咱们秦军怕过谁,要打乌丸,我一定要请缨出战。”这魏军侯的同僚武将出声附和道。

    “不愧是我大秦好儿郎。”不少食客鼓掌赞道,那国子监学生也笑了笑,不再反驳。

    “这大秦如此,只是辜负了那天羽侯。”这时在角落里的一人出声道,不是酒肆的熟面孔,仅一人自酌自饮。

    酒肆蓦然变得安静起来,天羽侯王翊意图谋反被诛之事已过去了一年多了,那一年的秋季雨下的格外的大。

    “天羽侯之事,朝廷已有定数,确实是谋逆被诛,证据确凿。”一洛阳府中的刀笔吏回答道。

    “他的宅邸之中被发现与匈奴王的信件,还发现了大逆不道的龙袍,他的几名心腹也已招供王翊谋反,有此等不臣之心,这王翊死不足惜。”接着又有身处秦国司法部门延尉府的典尉披露出了猛料。“据说邀匈奴进攻秦国,事成之后分天下而治”

    “这么说,这天羽侯野心不小啊。”旁观的食客皆惊道。

    “还以为他是什么肱骨良臣,没想到居然是卖国奸贼,白瞎了我以前对他那么崇拜。”有食客出言骂道。“是啊,是啊。”不少食客应和着。

    “长安之战我曾见过天羽侯,就当时看,王侯爷绝无叛国谋逆的可能。”曾是长安卫的老卒的张叔出言道,语气坚定。

    “一个为国家能去献上自己生命的人,怎么可能去出卖国家,我是第一个不信的。”如今是洛阳城捕南市快队长的张叔没有丝毫犹豫接着道。

    此话一出,使众人皆沉默不语。

    “老张慎言。”与老张相熟的食客连忙提醒道。“我这人一辈子说不得假话。”老张说道。

    “哈哈,没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