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章翻开历史长河的画卷(第1/2页)  文明铸造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续的事情果然不出魏晨的所料,虽说在六国余孽叛军当中,有不少能人异士意图力挽狂澜,挽回在大军的统帅与主将,项羽战死所造成的颓势。

    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魏晨那么提前所谋求得到的兵中仙韩信,岂是浪得虚名的,春秋战国秦末,历经三个时代,几百年连绵不休的征战,才诞生的最后一位兵家圣人,又岂是被打到的。

    在这个时代当中,唯有张良能够与韩信一较高下,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张良更加擅长谋略与文政,与韩信完全就不是一个类别的,这就如同讨论海中的鲨鱼与陆地的猛虎谁跟强一样,根本就没有比较性,在军略指挥上,一百个张良也不会比一个韩信,更加能够如臂驱使一般的指挥调度大军,在谋略与文政上,一百个韩信,也不会有一个张良,更加能够行云流水将政略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韩信操纵与指挥着魏晨的大军,将六国余孽联军打败之后,韩信派遣大军衔尾追杀,花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才将意图复起的齐国君王与魏国君王,及其亲族家人尽数击杀。

    在这个时代,父亲死了,儿子子承父业,接过重担继续完成,父辈们未完成的理想,长子死了,再由次子接过重担,次子死了再交由女婿亲戚宗族完成,简直就是子子孙孙,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亦如秦末时期,复起魏国的君王魏咎被章邯杀死了,由其弟弟魏豹弟承兄业继承复国的愿望,亦如复起齐国的君王田儋被章邯杀死了,其弟田荣和田横接过,复起齐国的重担继续复国。

    秦始皇嬴政最大的错误,就是太过于仁慈了,在灭尽六国之后,不但裁决了大量的秦国士卒,使其解甲归田,马放南山,落得个有始有终的结局,还对于那些灭国的六国贵族们,也是礼待有加,给予那些六国贵族们,应有在尊重与礼遇。

    不过也对,在秦始皇年轻的时候,确实是锋芒毕露,杀伐果断,但是一旦上了年纪了,就思想上就再也不复昔日的朝气蓬勃了,更加的内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在将一个人杀掉,毕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杀掉一个人,十分的容易,但是要想要找到,能够代替他位置的人,却十分的困难。

    但是那些那些解甲归田的,秦国将士们,是怎么回报秦始皇晚年对于他们的“仁慈”的?在秦始皇嬴政死后,大秦帝国各地爆发叛乱的时候,怨恨秦始皇嬴政剥夺了他们的权力,怨恨秦始皇嬴政没有给予他们,他们应有的封赏,于是他们选择了袖手旁观,端坐在高台之上眼睁睁的看着,秦始皇嬴政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帝国覆灭。

    而那些纵使是被秦始皇嬴政灭其国之后,只要秦始皇原因随时能够灭其九族,但也依旧礼待有加的六国贵族们,是怎么回报秦始皇的“善意”的?在秦始皇嬴政死后,立即掀起兵戈,不但将着秦始皇嬴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平盛世砸的稀碎,还让民众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乱当中,每日过着朝夕不饱,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一场兵乱,而家破人亡的生活。

    而他们之所以要掀起兵戈,仅仅只是因为那愚昧的,想要复国的妄想与复仇而已。

    仅仅只是无论满足自己的私欲,便轻而易举的掀起兵戈,将百姓好不容易等到的和平盛世砸的稀碎,这样的人,若是能够登基九五至尊的王位,才是这个世间最大的不幸。

    所以为了避免,那些世家贵族们再一次冲昏头脑,为了所谓的复仇与复国再一次掀起战端,再一次出现了子承父业,弟承兄业,纵使是一时间压服了,在这一代君王死后,立马揭杆而起的状况发生,魏晨直接号令大军,将那些所有领头参与叛乱的世家贵族们,背后的世家与家族屠戮一干二净。

    亦如被秦始皇嬴政刻意,放了一马的齐国田氏,亦如同样是被秦始皇嬴政放了一马的魏国魏氏,亦如想要更近一步,问鼎世家巅峰顶点,应而支持与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