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惩恶扬善留美名,诡秘之事谁可知(第1/4页)  这是你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4

    且说他兄弟仨人前脚刚走,便听得北方笃速阵阵,又见尘土漫天飞扬,街上行人均是侧耳凝神,张望瞧看。

    蹄声渐近,但见几名骑骏马、着劲服的汉子扬鞭呼叱,飞驰而来。马上人俱是铁青脸色,头戴范阳毡笠,腰系织锦武士巾,外罩青花一只钟风鳖,腿打倒赶千层浪裹腿,脚蹬黑段搬尖洒鞋,全副服装,气派不凡。为首的那名壮汉手持一柄“天”字大镖旗。青天白日下,“天”字镖旗迎风飘扬,好不威风!

    过往人等无不闻风避之,肃然起敬。街道饭铺前,更有摊贩小厮激情叫嚷:“是天门镖局的人来啦!”这当儿,便有说话的问道:“那天门镖局是个甚么来头?”列位看官,如若爷们在江湖行走,同时还想好生地多活两年,则个需要知晓些安身报名的东西————天门镖局便是其中之一。

    话休饶舌,自打天门镖局成立那天起,掐指算来,局子里上千余次走镖,竟没有一次出过意外岔子。追忆七八十年前,北方战火弥漫,硝烟四起,逆贼反叛,绿林横出。是以镖业顺势而起,保驾护航,大发财路。不乏有精明人抓住商机,来这华北讨生意,建镖行,走买卖。一时间,镖局真可谓是星罗棋布,不胜枚举。七大镖局、十三路太保,尽是拉帮结派,引兵买马,在那刀尖上舔血讨生活。

    话说一行当水深了,难免鱼龙混杂,少有章法存在。各家镖局你来我往,为了生意争斗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死伤不计其数。更有好事的问道:“那以河南为首的中原地带,又是怎得?”且说那中原美地,因地处要道,四通八达,南来北往,业内争斗恁得是不可思量。镖局间互设关卡,为损对头声誉信用,暗自截他家红货的事儿端的也有不少……如此这般,不再赘述。

    可任由事态继续恶化,又怎生得了?古语言:时势造英雄。直到“盖世英侠”杨天门于而立之年开创天门镖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壮大了自个儿势力,亦凭借他超群的武艺,惊人的智慧,以及德高望重的口碑,终于和解了大伙儿多年的纷争。北方颇有头脸的大小镖局七十余家,全数同意推举一个“中央”镖局,号令群雄。杨天门和他的天门镖局,无疑成了众望所归的首选。

    多年来,天门镖局设定合理的行业规则,大家公平竞争,依照功劳而分得红利,人人为之心悦与诚服,从此缔造了一个空前的镖局盛世。

    具说天门镖局取此名号,不仅是因为“开山立门”的祖师爷姓杨名天门,更是因为由天门镖局接下的镖货,便如同北斗星宸的天门一般牢靠而不可撼动。愈有人说,天门镖局的“天”字镖旗,是用鲜血写成的。因为天门镖局今天的荣誉和成就,是用鲜血换来的。

    ————很多事都是这样,你如果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必须付出非凡的努力和代价。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无论你是不可一世的帝王,还是卑微渺小的乞丐;也无论你创造了怎样的丰功伟业,还是终其一生的碌碌无为。到头来,都终究抵不过岁月的脚步,人们最后的归宿,不过是那一捧黄土。无论是谁,都是如此;不管是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难道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现在,大英雄杨天门也和太多的普通人一样,埋在那三尺黄土之下。

    ————无论你生前多么的伟大,死后总归是一样。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江郎才尽,岂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之一?

    杨天门虽已寿终正寝,但天门镖局却没有因此没落。父死子继,“天门五郎”中“一枪震河朔”杨坤,接手了家业,在他的手里,天门镖局更是光辉依旧,日益兴隆。

    只要天门镖局还在,杨天门虽死犹存。

    ————人生在世,岂不就是要留下些什么?

    有些人倾其一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