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彼岸葬魂魔音曲,天外救星飘然至(第2/4页)  这是你的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相大师侃侃道:“施主可知我中原武林虽然历经起落,但为何迄今为止,依然可以屹立不倒?华夏子孙,虽然屡经磨难与考验,又为何可以一脉相承,不绝宗嗣?”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每逢外敌入侵、民族危难之际,我们汉人总是可以摒弃前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民族气节为内在根基,拥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自信感;更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包容性为强大后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气魄,毫不妥协、奋战到底的精神作动力……让外敌望洋兴叹,黔驴技穷。”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是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这些流离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江湖人,虽难以被旁人所理解,甚至还会被不少人认为是草莽匹夫。但江湖人何尝没有自己的原则与规律?生死之间可以轻于鸿毛,但善恶之间却绝不两立!从不妥协、绝不逃避,打抱不平、行侠仗义、除恶扬善……江湖人的所作所为,有时虽然违背了朝廷的‘道义’,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宣扬着另一种‘道义’,发扬着一种带有正能量的‘侠义’、‘忠义’、‘孝义’,‘勇气’……因此若没有江湖人,这个社会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何况每逢国家危难之际,江湖人总是可以不顾自身的安危,团结一致,组织义军,与朝廷共同抗敌!江湖人的付出与贡献,朝廷了然于目,心知肚明!民间更是佳话不断,称赞不停。”

    “是以历代统治者虽对武林中人不持善义,但也不会大义灭亲。采取的方式与措施,基本都是放任自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不管怎样,从大局上来说,我们武林中人,亦是朝廷的一份力量。圣上晓大义、明道理,绝不会做出这种借刀杀人、贻笑大方之事,依靠别人的力量,来削弱自己的势力。”

    …………

    冬风呼啸、簌簌声不停,仿佛连“风”都在倾诉着自己的孤苦与不幸。

    贾病道:“既然如此,小子也实在想不出究竟是谁,欲置我中原武林于不利了……”

    柳青道:“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便是这三位女子与‘西域无极’必定有所牵连,否则也不可能会西域的不传绝学,‘葬魂天音功’!”

    夜更深,更黑,就连浓雾也仿佛被黑暗所侵蚀。

    许久,无相大师问道:“不知二位施主是因何而来得此处,又是什么时辰抵达这洛阳石窟?”

    他又接着道:“我们也不妨将此事从长计议,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让线索变的更为清晰。”

    贾病道:“我们二人乃是前夜亥时从少室山下动身,一起前往这龙门山。不过因一路交谈甚欢,中间又小憩片刻,今日辰时才到。至于邀请各地英雄于腊月二十八日齐聚洛阳石窟的那封请帖,想必大师也早已听说了吧?实不相瞒,小子生平就喜好热闹,本想到这洛阳石窟中玩耍一翻,可谁料竟会碰上这种事!”

    “我少林虽为佛门圣地,但也不可能与世隔绝,对红尘中的琐事充耳不闻。”无相大师道:“贫僧早已遁入空门,本应不再去理会江湖中的恩怨是非,但怎奈职责所在,不得不再趟入尘世的浑水中……这件事我少林不但早已听说,甚至连我那方丈师兄竟还收到了一封请帖!信中不但牵扯到了池千秋的秘籍与盗空天的宝藏,并且还涉及到一个武林秘密……师兄唯恐是妖人所为,欲图不轨,很早以前便派遣弟子在暗中调查此事,但最后都毫无所获……不但如此,昨日上官敬楠被歹人杀害于府中,敬楠府上下一百三十一口人,竟无一人可以生还!如此丧尽天良之徒,必然要将他们绳之以法!师兄唯恐敬楠府的灭门案,与这封请帖颇有牵连,生怕再生事端,遂命我亲自率领十八罗汉、邀上嵩山的朋友预先埋伏在这里,见机行事……”

    “原来如此,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