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三 章(第2/2页)  家藏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门前是30多米长,20米宽平地,是打晒粮食的场地,屋前一条一米多宽的青砖路,场地前有一个和场地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水氹,岸边砖石护坡,岸柳成行,也夹杂一些其他小树。场地东南角一棵古中槐树,一棵13米左右高的石楠树,是当地罕见的风景树。

    爷爷在大伯爷家坐下,大伯爷坐上方。大伯奶奶递上热茶,

    “二叔爷喝茶!”随即离开。因为内人不参政。两兄弟讲话媳妇是不能探听的。

    “大哥,我今来有一事相商,”爷爷先开口,

    “你看我们两房孩子都成人了,房子、田地都不够了,我们得谋划谋划,是不是搞点副业或产品深加工之类。你得拿个主意。”

    “是啊,”大伯爷若有所思,

    “我也在想这事,到是搞什么好呢?”

    爷爷看哥哥也有想法,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调研的资料说了一遍。大伯爷觉得很有道理,说,

    “我们家男孩子多,办个“漕坊”,酿酒自家喝,也可销售,这个主意好。另外,我们这地方属丘陵地带,芝麻豆谷红薯多,可以搞深加工,办个“粉坊”,做粉条豆腐。”再开个大米加工厂。

    “好,就这么办!”兄弟俩一拍即合,一项重大的谋划行成。

    爷爷干事喜欢雷厉风行,第二天就找板匠用杵头把土杵板结,层层叠加成墙。)和六个壮劳力,开始在屋后按两家10间房的长度,宽六丈围院子,再沿后院墙盖了十间草屋作磨房,打了一口深井,酿酒、做豆腐粉条需要大量的水。在院子北墙留一道六尺宽大门,进出货车子来往。一切就绪,爷爷带两房二伯一行三人到二十里外的沙子岗集市,这个集市大,有卖大牲畜的。他请了一个懂驴子的行家,挑中了两头驴子,买了回来,做豆腐粉条拉磨需要驴子。置办了酿酒的一切工具、六口三担水大缸、四口八担水大缸、石麽、豆腐架子、漏粉条的大銅瓢、砌了一台大灶烧豆浆。一切置办妥当,兄弟俩商量请师傅、两家派老几跟师傅学徒、由谁管胀的事。其他事商定后,就是谁学徒的事。按习惯,老大不能当学徒,是长子,老二也不适合,因为有时老大不能出去办事老二就得去,只有老三老四当学徒较合适,大伯爷说,

    “干脆就两家都老三吧。”

    因为大伯爷的话是掷地有声的,长哥为父嘛。

    回到家,爷爷把老三正松叫到厅屋,自己坐在上方,示意三伯坐下,一本正经地把与大伯爷商定的事说了出来。三伯在兄弟中是比较出众的,连同大伯爷家几个,共13个男孩,两个大伯都留一根大辫子拖在后面,其余叔、伯全是光头,只留脖子后脑窝宕一撮毛,三寸长,12岁时剃掉,还要请客吃饭,以示成人了。而三伯不同,从小就斯斯文文,白面书生,奶奶让他留青年头,穿大伯剩下的旧长衫,未语先笑,现在17岁,173米的个子,很标致,老辈们喜爱有加,特别是大伯奶奶比喜欢自己的孩子还要喜欢他。大伯奶奶是大家闺秀,能断文识字,自幼就跟随母亲学着料理家务,为人很谦和,侄男侄女非常敬重她。有时空闲她还教三伯识字,讲一些世面上的事。特别是冬天,外面冷,几个伯伯叔叔们围着一个站窝坐着,把腿放在站窝里,听大伯奶奶讲故事,什么,,,之类,有时,大伯奶奶还出一些谜语叫他们猜,诸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在地底下,”“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这些,都很受孩子们欢迎。大伯奶奶潜移默化地用智慧启迪童雅心灵,用文明陶冶子孙。正是受到伯母的熏陶,三伯正松很有志向。现在父亲要他学酿酒做豆腐自然不愿意,但父命难违。他心平气和的勉强答应,无意间流露出不情愿。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