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五百二十九 这就是兵法与国力之结合(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上的胜利都是如此得来的,之所以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如此出名,也是因为它真的很少,且真的很需要运气,几乎不可复制。

    大父所进行的战争,无一不是在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不是没有冒险,冒险的几次战斗,大父都身陷险境,身上的几处伤都是冒险战事里留下的,几乎丧命。

    除此之外,大父所打的每一仗,最少都有六成以上的胜算,越往后,大父的胜算越大,越有把握,是,大父的兵力不如袁绍袁术那么多,但是差距也没有大到他们可以碾压大父的地步。

    和袁绍决战,大父前后动用五万余战兵,还有乌丸一部骑兵为我所用,总兵力不少于七万,袁绍一方总战兵虽然在十万左右,但实际投放在战场上正面对决的时候,他的兵并不比我多。

    与袁术决战,袁术的总兵力则与我相差无几,我出动战兵约八万,袁术的总战兵数量也就十一二万左右,还分守各地,被我各个击破,到最后大决战的时候,他能投放到战场上的兵力与我几乎持平。”

    郭承志深吸一口气,觉得十分惊讶。

    他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兵法上的那些华丽战术,那些在战争史上留下潇洒飘逸身姿的将帅、谋士,他们……

    其实并没有那么华丽吗?

    “大父,这样说起来,难道那些有名的将帅、谋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很大,非常大,有决定性的意义。”

    郭鹏扭头看向了郭承志:“如果大父的对手不是袁绍袁术这些有显著缺陷且能力远不如大父的人,大父未必就能战胜他们,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你忘了?”

    郭承志一愣。

    “我……我就是有点不明白,兵法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所有战争都能在开始之前就决出胜负的话。”

    “当然有意义,一群普通农夫拿着绝世好刀,对阵同样拿着绝世好刀的一群久经训练的士兵,谁能获胜?”

    郭鹏询问道。

    “自然是士兵。”

    “对啊,这就是兵法的价值所在,兵法,能让一群普通农夫变成一群精锐士兵,敌我双方都有绝世好刀之时,兵法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你并非总能那么好运,遇到的都是比你弱得多的对手。”

    郭鹏的比喻让郭承志茅塞顿开。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国力和兵法,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才是胜利。”

    “对。”

    郭鹏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当初征讨袁绍袁术这两个有稳固后方的军阀时,我军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军的战兵数量没有袁绍袁术那么多,但是我军是首先发动进攻的一方。

    我军进攻,他防守,则主动权在我军,我军先动,他后动,调集兵力都需要时间,而此时,我军早已将他设置在各地防守的军队接二连三的击破,歼灭,削减他的兵力。

    是,他的总兵力比我军多,但是战争也不是咱们双方约定一个开阔地,把所有兵力一字儿排开面对面互怼,那是春秋以前的战争,不是咱们现在的战争。

    我军总兵力少,但是在局部战场上,他的兵力就没有我军多,我军一路主力也就三万人,但是他守城的兵力只有三千,我军的兵力十倍于他,攻他一座城池并不难。

    一座城池两座城池三座城池,接二连三的攻下,则慢慢的,我两军总兵力就持平了,他的优势就被我军消解,要是他还没反应过来,我军就能进一步扩大优势,扭转双方实力对比。”

    郭承志忽然一拍手。

    “原来如此,一点一点的削减他们的兵力,这样我们的实力就没有差距了!甚至可以反过来比他多,只要我们的动作足够快!”

    郭鹏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