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八十七 赵云的奏表(下)(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飞到底是郭鹏的旧部,或者说整个魏军的高级将领集团都是郭鹏的旧部,是郭鹏一手拉起来的。

    郭鹏对他们怎么做都可以,拿下谁也好,杀了谁也罢,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没人敢反抗,没人敢非议,心里有所不满也绝对不敢表现出来。

    因为郭鹏不仅是皇帝还是他们的老上级,是魏军的缔造者,一切的起始,他就是主人翁,想做什么,在法理上情理上都说的通。

    郭瑾则不行,郭瑾只有法理上的权力,在情理上却没有这样的基础,他和功勋老将们没有一起打过天下,甚至很多老将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面对一众功勋老将,郭瑾固然可以依靠权力拿下他们,却不免让人感到寒心,产生【狡兔死走狗烹】的凄凉感,由此动摇军心。

    也有极大可能动摇魏军的战斗力。

    魏军的战斗力来源的确是组织度和军规军法,但是将领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个合格的将领的个人能力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郭鹏可以无视一切拿下乐进,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最强的武将。

    他有合适的后备人选,就算他拿下所有人,自己亲自上阵,军队也服他,跟从他,为他效死,任何人都不能取代他在士兵心中的地位。

    而郭瑾则不能,他的军事能力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眼下魏军正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大家都稳住。

    老人要稳住,不要慌。

    新人也要稳住,不要急。

    让这个新老交替的过程缓慢而有序的过度,不能剧烈,不能人为加快速度,否则极有可能造成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这一点郭鹏曾经明确地告诉过郭瑾。

    他参考朱元璋和朱允炆时代因为朱标之死而直接导致的明军将才断档、从而导致朱允炆拥有庞大军力却不能遏制朱棣的事件,告诫郭瑾不能剧烈而快速的进行军队的主导权更换。

    必须要缓慢有序,主要看自然,辅以人力。

    老将军们征战三十年拥有的经验是新人无论怎么学习、演习、训练都不能掌握的。

    这一点郭瑾非常清楚,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过度刺激军队老将的事情。

    而且郭瑾受限于情理上的缺失,想要对军队大将做点什么事情。

    不照会一下郭鹏,一旦郭鹏反对,他就真的很为难。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郭鹏不会反对。

    陆议抵达泰山殿的时候,郭鹏正在进行教育改革计划的规划,正在书写草案,以备将来之用,得知陆议前来拜见,就召他入见。

    “臣陆议,拜见太上皇。”

    陆议进入泰山殿,一眼望见郭鹏正在伏案疾书,心下感慨之际,便下拜,向郭鹏见礼。

    郭鹏坐着没动。

    “伯言来了啊,起来吧,赐座,我这里还有点东西没写完,你稍等片刻。”

    “臣遵旨,臣多谢太上皇隆恩。”

    陆议坐在了一张椅子上,姿态端正,目不斜视,安安静静,一点声音都不发出。

    身边有内侍端来了茶水和茶点,小声地请陆议用一点。

    陆议不是第一次来拜见郭鹏,每一次来,郭鹏都在伏案疾书,好像总是有很多写不完的东西一样。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早已习惯。

    于是陆议点了点头,端起茶碗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嗓子,又吃了几块郭鹏非常喜欢的新式宫廷糕点绿豆糕。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后,郭鹏松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笔,拿起正在写字的纸吹了口气,而后放下,抬头看了看姿态端正目不斜视的陆议。

    自从他退居泰山殿之后,郭瑾忙于政务不会事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