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与求是书屋(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是他停下诉说,认真的看了看已经长大成人的郭瑾。

    “好了,没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为父可以预料的了,你要走你自己的路,选择你自己的政策了,为父终究要走在你前面,不可能帮你决定所有的事情。”

    郭鹏握住了郭瑾的手:“不久之后,你就是魏国的皇帝了,你可以为自己做主了。”

    郭瑾点了点头,反握住了郭鹏的手。

    “儿子永远也不会忘记父亲的教导。”

    “那就够了。”

    对于能培养出一个可靠的继承人,郭鹏是欣慰的,能把皇位交给一个成熟的儿子,他是满意的。

    他不会像刘备一样临死前担心儿子不成器,特意写了教子书让他学习,告诉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满满的慈父之心,可一看就对刘禅能否做好皇帝心中没底,连善恶都要嘱托。

    郭某人虽然半辈子戎马生涯半辈子宫廷争斗,可丝毫不曾放松对继承人的教育,丝毫不曾忽视对继承人的关心。

    他把除了政务之外最大的精力都放在了继承人身上。

    对于郭瑾,他是放心的。

    也没必要留什么遗诏给继承人,没什么想要嘱托的话留给后代皇帝,他能照着他自己的意思把该做的都做了,就够了。

    郭鹏再也没说什么,带着家人度过了放松的五天假期,好好的吃了美食,喝了美酒,享受了温泉和放松的时光,他很满足了。

    假期结束,延德十三年正月初六,皇帝郭鹏在新年大朝会上,宣布将面向全国推广已经非常成熟的活字印刷术。

    何为活字印刷术,没人知道。

    不要紧,郭鹏已经让人把全套设备搬运到了朝堂上来,让熟练的技术工人在他们面前演示如何在短时间内刊印书籍。

    然后,一整套流水线工作之下,一本《礼记》就被非常完整的刊印了出来,成就了一本线装书籍。

    当朝的高官显贵们就算再怎么智计超群,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那么快的就能把一本书刊印出来。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掌握这种技术的,并且这种技术已经掌握了多久,掌握到了何种程度。

    看着那些流水线上的工人那么熟练的操作那些他们看都没看过的器具,熟练的在一张张纸上印上字,后头的装订工人熟练无比的把一张张纸堆在一起,三下五除二就整好了一本书……

    他们知道,这应该是皇帝很早很早以前就掌握的技术,但是一直没有公之于众,只是潜藏在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

    到现在才拿出来。

    皇帝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皇帝说,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足以将这种技术广泛运用,投入量产,甚至已经有相当一批量产完成的书籍可以天下发售,所有学子再也不用手抄书籍了。

    皇帝把这话放的很大,好多大臣都不相信。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珍贵的稀少的存在,手抄的不确定性让留存于世的书籍非常稀少,就算眼下不缺纸张,书籍还是一样的缺乏。

    现在忽然皇帝说以后再也不会缺少书籍,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时候……

    谁信?

    谁愿意相信?

    这就等于宣告一个全新的学术下移的时代又要来临了,而上一个才刚刚来临不过数年时间。

    只有少数几个比较有见识的人一脸难看的看着印刷机,看着技术工人们熟练的操作。

    他们知道,皇帝或许拥有数以百计数以千计乃至于万计的这样的【流水线工程】,足以应对全天下对于书籍的狂热追求。

    他们的猜测没有错。

    仅仅一天之后,延德十三年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