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毁一切政治契约(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强中央集权,洛阳官员数量超过四千,除却三成寒门官僚之外,剩下七成,近三千官员都是士人出任的。

    这一波动乱,士人官僚的百分之八十明确参加了抗议行动,两千多士人官僚为了表达强烈的抗议而罢工,使得中央朝廷部门遭遇剧烈动荡。

    然后这种动荡就结束了。

    因为他们被整体置换取代了。

    那可是两千多职位。

    当一脸懵逼的吏部士人长官们询问他们是从何处来的时候,他们直接交代他们是从地方上来的,来自于各地基层政府内,出身是泥腿子。

    侥幸学习了认字,当过村长、乡长,后来到太学深造,然后回去历任县级职位和郡级职位,这一次是被朝廷直接征召来的。

    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从地方找了一群泥腿子到中央来填补空缺。

    也对,中央朝廷也有大量低级的小官儿,跑跑腿,办理一些简单的事情,写写文,管管卷宗,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政治水平。

    高深的决策自然由最高决策层进行,他们只需要传达,记录,办理,听命令就可以了。

    这些官儿,其实只要有基本常识,能识文断字,稍微历练一下就能上手。

    但因为是中央官职,身份不同,利于升职,素来被士人们掌握且垄断,连寒门子弟都很少触碰到,更别说是这些泥腿子了。

    可现在,这些泥腿子们来了。

    穿着中央官员的官服,一副人样子,可是那满脸褶子堆积起来的苦大仇深的感觉怎么也抹不掉,和高傲优雅的士人们格格不入。

    可他们却取代了高傲优雅的士人们,堂而皇之的入驻中央官署,开始了学习办公。

    皇帝下旨,让各级上官好好带领这些新来的下官,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告诉他们,让他们接手这些职位,快速恢复各级政府正常运转,朝廷还是要办事的。

    这下子傻掉的就不止少数人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士人们掀起反抗运动的时候,皇帝不是什么都没做。

    皇帝更加干脆直接的撕毁了和士人们的政治契约,从地方直接【引进】了这些绝对听话的不得了的泥腿子们接手中央职位。

    皇帝从最开始就没打算妥协,而是决定刚到底,并且趁这个机会,把他们一锅端。

    皇帝只是稳住了中央朝廷里的少数中上级官员,让朝廷中枢没有停止运转,继续维持运转,然后把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士人官员们换了一茬儿。

    大换血。

    之前的那一次最后通牒,是皇帝给他们的最后机会。

    回来的,既往不咎,还能升职加薪,得到表扬和鼓励,不回来的,就永远也不要回来了。

    士人们掀起反抗运动,公开和皇帝作对,还在洛阳搅乱社会秩序,彻底激怒了皇帝。

    皇帝在沉默中撕毁一切政治契约,和士人阶层决裂,放手打压士人,清洗士人。

    皇帝动手了。

    第一招就是分裂,第二招则是外引援兵。

    士人们觉得自己是无可取代的。

    但是实际上,这些年在地方上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且无处升迁只能到处打转转的黎庶官员们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他们还大多数都在太学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识文断字什么的没有问题,中央低级官吏要做的事情完全可以承担起来。

    占据士人人数最多的二三流士子们所担任的这些小官儿,根本没什么技术壁垒,只是被人为的设置了血统障碍,被垄断了。

    要说行政水平和经验,这些在地方上兜兜转转十多年的基层官吏哪个不比他们强?

    只是身份卑微不得晋升罢了。

    在县、乡、村三级政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