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零七十三 司马懿眼中所看到的(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毛玠固然不在中央执掌权力,但是毛玠只要能进入中央,必然是中央大员。

    毛玠和陈宫,和曹氏,和兖州出身的那些官员的关系,以及他本身的资历,都决定了毛玠拥有进入中央呼风唤雨的资格。

    让司马家族获得毛玠的助力,让一个或者两个弟弟成为毛玠的故吏,而自己继续走郭氏故吏的路线,让司马家族有了一条退路,这就是司马懿这一次冒险所得到的回报。

    这份回报是很多人挤破脑袋都得不到的。

    而他得到了。

    此时此刻,司马懿忽然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

    虽然有那么一点点对不起诸葛亮的感觉,但是……

    他不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吗?

    想必他并不会在意这种事情,今后,还能继续做好朋友的,对吧?

    司马懿微微笑着,眼中所看到的,是无限美好的未来。

    如此美妙的未来所代表着的,是他可以和诸葛亮平起平坐。

    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做想做的事情,不会像之前那样感到十分的窝火。

    对,就是这样。

    有了后台,我就可以和诸葛亮一样了。

    一定的!

    司马懿看到的就是这些。

    而此时此刻,远在洛阳城之中,郭某人眼中所看到的,则是激烈碰撞的未来。

    为了尽快为魏帝国架构起一个完整的骨架,为这个帝国规划好日后前进的路线,郭某人所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而他眼下正在筹备的事情,就是北伐草原的事情。

    北伐草原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不能给鲜卑人太多休养生息的时间。

    魏军需要一举杀入草原,荡平所有鲜卑人,彻底扫平草原对中原的威胁,然后打造畜牧经济区以长久掌控草原。

    如此,赶在小冰河全面来临之前消灭掉北方的威胁,然后集中全力应付小冰河带来的威胁。

    消灭掉了北边的鲜卑之后,魏帝国未来最大的隐患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年檀石槐时期鲜卑给东汉帝国带来的威胁和影响真的是非常之大,要不是檀石槐死得早,后代和连又非常无能,当时的鲜卑大帝国是真的有威胁中原政权的实力的。

    而这一切,也是东汉帝国自己造成的。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鲜卑作为匈奴的仆从军跟随匈奴侵扰边境,由此,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

    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汉明帝章帝时代,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匈奴对他们的压迫。

    而后,直到汉和帝永元三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这才趁机占据了大草原,逐渐发展壮大。

    郭某人一直都认为窦宪北伐北匈奴在战术上获得很大的成功,使得勒石燕然和封狼居胥一起成为汉民族军功顶点,但是在战略上,这是一次重大失误。

    这场战争直接造成了鲜卑的崛起。

    称帝以后,郭鹏抽空阅读了东汉政府官方藏里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更加明确的认定这场战争就是一次战略上的误判。

    窦宪力主北伐北匈奴根本就不是出于什么军事目的,而是一次政治上的冒险。

    因为窦宪与窦太后宠臣刘畅有仇,派人刺杀刘畅,并且尝试嫁祸于蔡伦,结果事情败落,被囚禁在宫内。

    为了保住性命,保住权位,窦宪已经别无选择。

    窦太后当然也不会真的就放弃自己家里优秀的后代。

    再怎么宠幸刘畅,太后执政当然要靠外戚,要靠血脉后代。

    所以窦太后生气归生气,可还是要保住窦宪的。

    但是窦宪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