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百九十五 是服从!还是毁灭!(第2/4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背后的荀氏认怂了,已经完全抛弃了固有的立场,拼命的往郭某人这边挤来挤去,蹭来蹭去,不想被丢下。

    如此这般的姿态,让郭某人十分愉悦。

    荀氏认怂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陈氏了。

    思考了一番,郭鹏把陈纪叫来了。

    对于这位从青州刺史时代就与郭鹏一起行动的老臣,郭鹏还是很尊重的。

    陈纪的年龄比蔡邕还要大,是当之无愧的国老,所以郭鹏对陈纪一直都很客气,很优容。

    话虽如此,郭某人一直以来都对颍川籍士人不怎么感冒,尽管他自己的祖籍也是颍川。

    早期跟随的他的非郭氏本家颍川人不过一人,枣祗,可他不是颍川大家族出身,也就是个小士族之家。

    直到风云际会之下,他做了青州刺史,父亲郭单府中有几名被征辟的颍川士人顺势跟从了他,如杜袭和辛评,两人也并非一流士族出身。

    旋即郭鹏成为青州牧,而当时陈纪正好在做平原相,两人有了上下级关系,郭鹏这才算是和颍川大族有了联系。

    不过陈纪年龄大威望高,是海内名士,郭鹏是当之无愧的小字辈,虽然名义上是陈纪的领导,但实际上二十多岁的郭鹏又怎么会真的对五六十岁的陈纪以领导的身份自居呢?

    更遑论下命令。

    不咸不淡,相互客气一点,遇事打个商量,老前辈帮帮忙,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直到郭鹏参加讨董联军打出名望,荀彧举家来投,这才算是拉开了颍川士人投靠郭鹏的序幕。

    也只是序幕而已。

    此后,一直到郭鹏拿下兖州成为二州之主,才有荀彧的本家荀衍荀悦,阳翟人赵俨等投靠郭鹏,而在此之前,青州的士人和兖州的士人已经大批量投靠郭鹏,郭氏本家已经举家投靠。

    颍川士人落下了下风。

    偏偏颍川人这个时候还有不少在汉中央苦苦挣扎,如钟氏和陈氏,还有一部分在袁绍那边,势力分散。

    结果在郭鹏平定河北的过程之中,冀州士人大规模加入郭鹏集团,和颍川人抢占地位,郭鹏又重用田丰为首的冀州士人,纳田氏女为妾,冀州士人也压了颍川士人一头。

    到郭鹏集团羽翼大成消灭袁术的时候,颍川士人们才意识到郭鹏的势力不可阻挡,想要大量进入投靠,却为时已晚。

    因为随后就发生了郭鹏进位魏公、荀彧反对之后失宠的事情。

    荀彧的政治错误对颍川士人来说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

    作为除了陈纪之外在郭鹏麾下站稳脚跟的唯一一个颍川大族出身的人,荀彧举荐了不少颍川人进入郭魏集团,是不少颍川才俊的举主。

    但是荀彧自己却犯了政治错误,站错了队,和郭鹏对着干。

    于是他不仅把自己赔进去了,还搭上了一批颍川后起之秀的前途。

    只要不是造反谋逆,门生故吏是需要跟随举主共同进退的,这是政治规则,所以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敢不敢,那一批颍川才俊都跟着荀彧一起跳下了火坑,被郭某人一打尽。

    不得已之下,荀氏只能召回了荀攸,让荀攸出仕郭鹏,为他卖命,为他尽职尽责勤勤恳恳的办事,以求得到郭鹏的谅解,重新树立荀氏的权势。

    荀攸做得不错,的确得到了重用,渐渐为颍川士人挽回了一些信任。

    在立新帝的风波之中,荀攸和陈纪把持住了自己,带领剩下的颍川士人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风波。

    但是,随后荀攸就被任命了一个特殊的职位。

    雒阳,汉中央的尚令。

    这个职位很有些意思。说它重要吧,它的确很重要。

    这个职位是东汉中央朝廷的三独坐之中最重要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