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宫(第1/2页)  末代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日天长,寅时刚过三刻,天空就开始明朗了起来。景阳钟的钟声由三鼓转为五鼓,百官上朝的时间到了。

    周天鸿这次从塞外归来,虽然重病在此刻已经病愈,但本就不高的身形却愈显佝偻。他转头认真的看了看站立在旁边的周显,突然上前帮他整理起衣装。周显想要拒绝,却见他道:“别动。此次陛下亲自接见,此乃百世之幸,一切都须慎重。我现在要去上朝,你在这里耐心等待。想来早朝一结,自会有人过来通报于你。”

    周显点了点头,道:“父亲,你就放心吧!这些您都说了至少一百遍了,我就算是傻子也该记清楚了。”自从塞外归来之后,周显发现自己与周天鸿的关系好了许多。无论是彼此间的话语,还是关系,都亲密了许多。

    周天鸿感受到周显心中的不耐烦,淡淡一笑,轻轻拍了三下他的肩膀,转身随着大股的官员向内殿走去。

    众官鱼贯而入,不一会间,本吵闹异常的午门之外只剩下周显一人。旭日慢慢东升,脚下的影子越来越长。周显略感无聊,引颈远眺,城墙高逾十丈,远处大小宫殿层层叠叠,煞是雄伟。北京城经历朝历代无数次整建,在当代,已早非天下其他任何名城可比。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噪杂的响动,本懒散站在的门前侍卫顿时精神了起来。他们躬身站立,目不斜视,没有一点刚才的那种颓废。一位近四十岁,面白无须,身材微胖,一身宫中太监打扮的中年从午门内走了出来。他径直走向周显,道:“请问,这位可是周显,周公子?”

    周显回身回礼道:“正是小可,敢问公公大名?”

    那名公公脸带笑意,和颜悦色道:“咱家王承恩,现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皇爷让我先领你去文华殿歇息,待早朝一结,他便会首先接见你。”

    周显听了,浑身打了一个激灵。王承恩,这不是那个在北京城破之时,唯一陪在崇祯皇帝身边,并同他一起自缢于景山的太监吗?他掩饰住自己内心的震惊,躬身道:“劳请王公公在前带路。”

    王承恩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请随我来。”说着,他扭转身子先进去了,周显低头匆匆跟在后面。

    文华殿初建之时,是作为明代皇太子处置政务之所使用的。但后因太子都太过年幼,不能参政。在嘉靖年间改成了皇帝的便殿,成了朝内大儒向皇帝讲学的场所。有时也用于皇帝处理政务或者接见亲近大臣。如果用后代的称呼,这就相当于现代人口中的书房。

    周显正在疑惑崇祯皇帝为何会在此处接见自己,却听王承恩带笑道:“皇爷接见大臣一般会在皇极殿,唯有对于亲近之臣,才会改在文华殿。公子初进皇城,却受皇爷如此看重,这份荣耀可是真非同凡响啊!”

    周显听闻王承恩话语,顿时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感觉此时好像怎么回应都是错的。看来,昔日万元吉向自己说的,杨嗣昌向崇祯皇帝上表言说自己之功,这点是肯定的。要不然,崇祯皇帝何必对自己这样一个小儿如此看重。

    王承恩见周显茫然站在那里,笑了笑道:“公子就暂且在这里等候,这个时候早朝应该快要结束了,我先去看看。”

    看王承恩将要走出殿外,周显突然想到了周天鸿交待自己的。连忙上前,将一个银袋子递给王承恩道:“王公公,刚才您带小人来到此处,一路辛苦了。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还望您不要嫌少。”

    王承恩紧张的看了一下周围,发现并没人注意这边,连忙将钱袋收入怀中。银袋瓷实,应该有百两之多。不愧为官宦之子,出手倒也大方。王承恩淡淡笑道:“公子客气了,为皇爷效力本为咱家本分之事。此时,公子受皇爷看重,将来必会飞黄腾达。还望公子以后能多照顾一下咱家呢!”

    周显躬身回礼道:“王公公客气了。稚童小儿,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