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章 重庆来人(第1/3页)  抗日猛虎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军最新章节!

    五六八团能这么快的全部占领铜陵县城的确出乎王海涛的意料,在仔细询问之后,王海涛才知道,铜陵城内的日军在城墙被炸塌之后就知道这铜陵城守不住了,最高指挥官带着几百名日军从西门出城,登上了码头上来接应他们的几艘炮艇,匆匆的弃城而去,因此五六八团在城内并未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也就快的占领了铜陵县城。

    之后的几天,王海涛在铜陵县城内做着安抚民心的工作,城内留下了二七八旅驻守,二七七旅和重炮营、装甲营则是返回泾县。四辆损坏的轻型坦克问题不大,经过维修人员的抢修,也开回了泾县。在攻占泾县的三天后,新四军也由二支队和特务营合力攻下了贵池县,这样王海涛的防区就和安庆的**防区连在了一起。

    当王海涛把战报用电报拍给重庆之后,没多久又受到了重庆方面的嘉奖。不过这次重庆方面还给江南战区派来了一批政工人员,一方面是对王海涛重新占领的这几个县恢炱行政工作,一方面是在江南战区设立政训处。必竟王海涛的江南战区现在管着六、七个县,手下又有四个师和一个**领导的新四军。

    对重庆方面向江南战区派遣政工人员,王海涛是不在乎的,这些人只要不针对自己,妨碍自己打击小日本,王海涛是不会干涉他们办事的。这次随着这批政工干部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独立团,这个独立团到达江南后担任的是宪兵队的角色,并不归王海涛指挥。

    十天之后,这批政工人员从安庆过江,到达了铜陵县,与等在铜陵县的王海涛见面了。这批政工人员共有八十六人,为的名叫张仁德,是重庆军政部军法司的一名副司长。张仁德见到王海涛之后,亲热的上前与王海涛寒喧了半天,然后拿出一张军事委员会的委任状给王海涛过目。

    委任状上写着委任张仁德为江南战区政训处主任一职。对军事委员会的任命王海涛无权反对,也不会去反对,在王海涛看来只要军政处的这些人不来干扰自己和小日本做战就行,至于他们所干的事王海涛也不会去干涉,只是以后要注意和新四军少一些公开的来往就可以了。

    王海涛晚上设宴为此次前来的这批人,还有护送他们并留在此地的独立团的军官们接风洗尘。酒桌上经过介绍王海涛才知道这批人里还有行政院派来的五名县长和十几名各县的行政人员。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的人自然是拼命仍恭维王海涛这位战区司令长官,而王海涛也是满嘴套话,这顿酒吃得是宾主尽欢。

    第二天王海涛询问张仁德准备把军政处设在何处时,张仁德显然是早有准备,立刻回答军政处就设在铜陵县城,并要王海涛把战区司令部也搬到铜陵县来。对此王海涛断然拒绝了,理由是铜陵县离日军占领区太远,不利于指挥与日军做战。

    没想到张仁德说出了一番话让王海涛暗自心惊。原来王海涛此时已引起了军界的普遍不满,主要是其它几个战区的司令长官,犹其是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原因是几个战区面对日军主力的进攻,只能节节败退,就是徐州这时也在准备向武汉等地撤退。而只有王海涛的这个江南战区,不但时时上报大捷,还在不断的收复失地。这就让那些节节败退的战区长官很是难看。

    因此张仁德劝王海涛只要努力守住现有之地已是大功一件,没必要继续再向日本人起进攻了。枪打出头鸟,还是见好就收吧。王海涛知道这是张仁德的心里话,因为必竟他现在和自己是一体的,自已倒霉了,他也落不着好。

    但是王海涛自然不会这么去做,这种做法与王海涛的根本目地完全背道而驰。他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日本侵略者,而不是为了升官财,这个上将军衔和江南战区司令长官的头衔对王海涛来说没多大意义,也不重要。只要能打击小日本,他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