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回 情收鲁肃得妙计(第1/4页)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

    徐晃和徐庶正在闲谈,却有人来报,说门外来客求见。

    徐庶微微一愣,问道,“来人可通姓名?”

    亲兵答道,“那人只说,为东城百姓请命,其余再无言语。”

    徐庶和徐晃相视一眼,然后对亲兵道,“且请来人进来,吾在此接见。”

    “诺!”

    亲兵施礼之后,自行离开。

    徐晃这时对徐庶道,“大帅,来人恐怕有诈。”

    徐庶点了点头道,“还请公明多多警戒,以防有变。”

    “诺!”

    徐晃应诺之后,随即迈步走到徐庶的身侧,手按剑柄,亲自护卫。

    不久后,亲兵引着一个儒士打扮的人缓步而来,待将那人让进屋内之后,便立于门旁,随时等候吩咐。

    徐庶盯着那人看了看,只觉得此人仪表堂堂,容貌甚伟,心中暗暗有了计较。

    “敢问足下乃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徐庶淡淡的道。

    那儒士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拱身行礼,对徐庶道,“君可是此间主帅,齐侯军师郎将徐庶徐元直?”

    徐庶点了点头,微笑着道,“正是本帅。”

    儒士直起腰来,不卑不亢的道,“在下乃东城人氏,因连日大雪,道路被封,商旅无法来此。而东城百姓,当年被袁术搜刮,民力已极,再无余粮。目前城内百姓有冻饿之苦,难以生活。所以,在下斗胆前来,代表东城数万百姓,恳请徐帅,调拨军粮,以充民资。则东城百姓,必感恩戴德,齐赞将军仁义。还望徐帅明鉴。”

    徐庶听罢,呵呵一笑道,“此事易尔,本帅现在就可令麾下放粮。”

    不等儒士感谢,徐庶接着道,“不过,吾倒想知道,东城大户鲁肃鲁子敬,向来急公好义,民声颇佳。就连江东周瑜前来借粮之时,都可指囷相赠。君为何不去寻他解决此事?”

    儒士闻言,神色一变,继而哂笑道,“不瞒将军,在下便是鲁肃。家中剩余的一箘粮食,早已全部散给城内百姓了。”

    徐庶呵呵一笑,起身对鲁肃拱手施礼道,“本帅早就知道,足下便是子敬先生。适才之言,乃试探尔。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鲁肃侧身避过,对徐庶还礼道,“久闻徐元直乃颍川名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先替东城百姓,谢过将军赠粮之恩了。”言罢,深施一礼。

    徐庶此时迈步来到鲁肃身边,双手扶起鲁肃道,“子敬先生不必如此,在下也是遵奉齐侯之命罢了。”

    “齐侯?青州牧!?”

    鲁肃闻言一愣,抬头看向徐庶,有些不明就里。

    徐庶伸手自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送到鲁肃面前,恭敬的道,“此乃齐侯给先生的信,请先生自观。”

    鲁肃听罢,双手接过信件,深吸一口气,这才慢慢的打开了。

    “齐郡田博远,拜书于子敬先生。辰本布衣,狩猎于临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天子不以辰卑鄙,仅凭尺寸之功,而授安民之重。辰自受命以来,常叹己之无用,才德难堪大任。故倾心招纳当世俊才,以辅己之缺失。久闻临淮鲁肃,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有王佐之才。辰倾心仰慕,翘首以盼。望先生不以辰之无能,来至青州,早晚教导,日夜筹谋。使辰可上报陛下之恩,下安百姓民生。若先生肯来,则辰愿以淮泗之事相托。情之切切,神人共鉴。”

    鲁肃看完,默然无语。

    他并非不想出仕,相反的,鲁肃也在细心的寻找一个可以投靠的对象。

    当年袁术统领九江、庐江二郡的时候,就曾经派人前来招募。然而,鲁肃非常明确的选择了拒绝。因为他看出袁术,根本不是一个英雄。

    两年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