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七回 奸雄出手设笼套(第1/4页)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

    许都,司空府。

    曹操看着面前的两封分别由田辰和刘备派人送来的信件,一句话也不说,默默的在考虑着什么。

    而在厅内,曹操的四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戏忠齐聚一堂,尽皆安坐于位,静等曹操言语。唯有戏忠,时不时的用手掩住口鼻,轻咳出声。

    良久后,曹操沉声道,“诸公,此事当如何看待?”

    旁人都未说话,戏忠先起身对曹操拱手道,“明公~,”

    “志才,坐下说,坐下说。”曹操关切的道,“若非事情拿捏不准,吾也不会令汝拖着重病之身前来了。”

    戏忠感激的朝曹操施了一礼,这才缓缓坐下,慢慢的道,“以某看来,怕是刘备向朝廷谄媚邀功。”

    曹操面无表情,示意戏忠接着说。

    戏忠道,“齐侯信中写的清楚,徐庶用计逼降袁术,是为了不让广陵城百姓,再受兵戈之苦。更何况,那么多的箭矢射入城中,焉能瞒得过所有人。既然徐庶堂而皇之,没有半点遮掩的行此计划,定然是有后手准备。否则,单单一个私放叛逆的罪名,田辰也是不敢承担的。他现在既惧怕明公,更惧怕袁绍,故而隐秘行事。如今,却写信告知明公此事,莫非是要明公于半路拦截,捉得袁术,明正典刑?若果真如此,此计虽是肤浅,倒也是无可厚非。”

    程昱听完,接话道,“志才此言,老夫只部分赞同。”待众人的注意力来到自己身上后,程昱才继续道,“齐侯现在领三州之地,带甲逾十万之众,以其目前实力,未必真惧袁绍。非言其惧者,无外乎新得徐州,事多不定。然其麾下,能人贤才多如牛毛,稍用时间,便能安稳各处。以老夫观之,齐侯如此行事,应有其他深意。”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问道,“仲德可知否?”

    程昱叹了口气,摇头道,“不瞒明公,在下亦不知也。”

    曹操的刚刚舒缓开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喃喃自语的道,“究竟是何深意呢?”

    荀彧此时呵呵一笑道,“明公,诸位。为何不换个思路,观眼前之事?”

    众人不明就里,皆望向荀彧。曹操更是急声道,“还请文若细言之。”

    荀彧潇洒的站起身,朗声道,“诸公只想着齐侯可能实施的计谋,却未看到明公更需用袁术大做文章。自明公迎奉天子,主政朝廷后,天下诸侯皆未曾表示归附承认之意。强如袁绍者,更是以淫威逼迫,悍然拒绝朝廷任命,公然索取大将军之职。而从勤王之时起,齐侯向来对明公示尊崇之意,向朝廷表顺从之心。其平三韩,讨袁术,败吕布,定徐州,声望之隆,一时无二。而明公却少有震服天下之动作,亦便无法收服人心。现在,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明公何故犹豫不决?只要能够将袁术带来许都,明正典刑。则天子之威,朝廷之威,明公之威,都将传于天下,震慑宵小。明公何必管齐侯到底是不是惧怕袁绍?只要其仍然惧于朝廷,惧于天子便可!更何况,还有传国玉玺在其手中。一旦获得此物,那明公奉天子令不臣,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曹操听罢,思绪豁然开朗。对啊,田辰那小子是不是害怕袁绍,和自己有啥关系?只要他还惧怕天子就足够了,否则,一个叛逆的帽子扣上去,就能让他身败名裂。

    其余众人亦是频频点头,尽皆叹服荀彧不已。这时候,荀攸忽然道,“诚如叔叔所言,那吾军应当迅速派人前往鲁国(郡),瞅准机会,在袁术通过泰山郡之时,择机截之。以免与齐侯所部发生冲突。”

    曹操呵呵一笑道,“不用那么小心。既然田辰已经将事情同吾等说明,料想其已经知会下人,安排妥当。哈哈哈哈,这小子,如此机巧,倒也下确实下了不少心思。可惜了,可惜了。若是他能归顺朝廷,天下何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