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回 兵发齐郡战名将(第1/4页)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接上回

    田辰潇洒的离开了,留下了大厅内一众被震撼的目瞪口呆的大贤名士。孔子《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曾言“出口成章”一词。今天,这些牛人们终于第一次见识到了。

    挑事的管宁,傻傻的看着门口,手举着酒盏,保持这样的姿态纹丝不动,似乎已成雕像。

    其余众人也好不到哪里,全都停住了自己的动作,静静的连大气都不敢喘。

    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间,张昭大叫一声道,“糟了!”

    诸人被张昭的喊声惊醒,终于恢复了过来。

    管宁放下酒盏道,“子布,你喊什么啊?如此美酒,如此好诗,正当回味一番。你这一喊,意境完全被破坏了。”

    张昭急的顿足道,“还要什么意境啊?博远所做诗篇,谁背下来了?谁写下来了?谁记下来了???”

    这时,众人才知道张昭为何如此失态,忙不迭的互相看了看,急急的问道,“对啊,谁记下来了?”

    结果,都面面相觑,懊悔不已。

    忽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道,“老师,诸公,学生记下来了。”

    众皆循声望去,却是管宁的弟子,诸葛亮。

    只见得诸葛亮,站起身,朝孔融道了一声罪,问侍从要来笔墨和空的简牍。略加思索,然后一挥而就,把《将进酒》一字不落的写了出来。

    一帮大神围拢过来,看着诸葛亮所默写的《将进酒》,莫不感佩莫名。

    孔融看罢,叹声道,“博远之才,人所不及也。见此佳作,吾又怎敢自称夫子啊?”

    管宁哈哈大笑道,“你不敢称夫子,我却敢叫狂生。哈哈哈,写的好,写的好。来来来,文举啊,为了你我二人,可以万古留名,怎么着也得连干三大盏。”

    孔融听罢,也开怀大笑道,“有理,有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吾之‘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颇为相合。吾甚美矣。”继而命人倒上酒来,与管宁连喝三个。

    张昭看他们喝的起劲,与张纮相视一笑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看样子,要想留名,必得痛饮啊。来来来,我们也不要落后他们。”

    陈群见状急声道,“既如此,不如我们大家一起痛饮,这样才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哈哈哈~”众人放声大笑,明显的非常认同陈群的话。

    只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次的酒宴,从此在史书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不多说,且看发展。

    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正月初九,北海太守孔融,接青州刺史田楷之命,以北海都尉田辰为主帅,‘正归军’主将太史慈为副,起兵三千,西进齐郡征讨黄巾余孽。

    此时的‘正归军’已经不再是刚刚成军时候的样子了,军纪严明,战意盎然。自剧县出发之时,围观的百姓,都被这支精兵所表现出的气势所折服,莫不兴奋地呐喊助威。

    这次出兵,因为要对付的是黄巾余孽,所以田辰决定,由管亥统领五百骑兵为先锋,快速抵达齐郡,并且利用管亥曾经的黄巾大将身份,尽可能的诏安贼寇,少行杀戮。

    而田辰则与太史慈,率领两千五百名步兵,随后跟进。至于粮草运送之事,田辰则交给了北海郡新任兵曹,吴翔、吴亚则。

    这个吴翔,身高七尺七寸(约等于现在的一米八五),体格健壮,孔武有力,虽然长的实在是有些‘性格’,但最让田辰欣赏的是,此人办事干练、谨慎,沉稳。

    在田辰的记忆当中,三国时代似乎没这么个人物。但想想陈寿的整部《三国志》,有名有姓的也不过才三百人。像吴翔这样,湮没在历史海洋中的人,恐怕是数不胜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