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1、情况4(第1/6页)  巨型反光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2017年3月11日

    新加坡,新加坡铜处理公司

    d37f站

    0450时

    #

    k博士把那张擦手的纸巾丢在桌面上,目瞪口呆地盯着大屏幕上的航拍影像。

    “博士,应该进入情况4了。”阮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任务中心气氛的变化,开口提醒k博士。

    情况4并不意味着有人员伤亡,人员伤亡在基金会的日常运作中是很常见的,基地内的一般性伤亡会被归类在情况1到情况3之间,不会达到情况4的高度。

    有时候人们正好端端地在基金会的某个研究站里工作,除了办公室离地表太远,电梯里人太多,休息区太吵这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之外,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

    有一天,当所有人都还在考虑怎么维持一种介于怠工和找死之间的工作态度,准备将手头的工作拖延到下一年的时候,整个站点突然就被一台计算机接管了。

    这台计算机会告诉所有人,在整个站点的最深处,有一次常规的检验试验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问题,所以它将按照一条被人已经遗忘了的规则,开始往站点的空气循环系统里释放神经毒气。

    它会用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告诉人们,生命是美好的,请基金会的诸位同仁尽量活下去,不要提前放弃。基金会也希望在事故发生后,站点里的人类工作人员能努力挣扎一下,不要因为神经毒气的皮肤吸收特性而放弃自救。

    因为……首先,“在绝境中保持着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只要不放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奇迹就会发生”,而且任何自救行为都会为基金会提供宝贵的经验,用于完善之后的隔离收容措施。

    然而,在站点管理层眼里,这样的事故只需要将警报级别上调到情况3。也就是:“物件造成人员伤亡,相关物资可收容。”

    情况4所代表的,是一种基金会无法控制事故范围,无法回收人员尸体和物资的状况。比方说因为实验事故,埋藏在盐矿里的地下站点被跨世界喷流整个炸开,里面基金会设备和人员残片散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或者某种异界生物透过意外开启的传送门入侵,借着从传送门另一边喷涌而出的迷雾,从研究站内部突破了所有收容措施,甚至还占领了研究站附近山下的小镇。

    在这些情况下,基金会人员或者物资被带入了不受基金会监控的开放环境,没人知道是否泄露了关键的信息,没人知道信息泄露的范围。

    如果有基金会人员意外跌进了另一个世界,整个站点就可能进入情况4,这意味着该站点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开始保密审查,确认失踪人员所记得的知识,检查失踪者携带的设备中有没有可能造成暴露的技术。

    k博士的喉头蠕动了一下,他揉了揉自己的额角:“d37f站进入情况4,命令即时起效。”他记起了一些sop的内容,询问道:“站点有art-35的热备份吗?”

    “没有。”当然没有。

    k博士记得,自从自己来到d37f站,就从来没有见到过关于热备份的文件,果然是没有。

    毕竟没人会浪费好好的一个周末,跑去上传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潜在的“冲突地区”,基金会曾经要求前线人员每两周备份一次自己的“灵魂”,校准doppelganger。随着基金会自身认识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后来这项要求变成了备份综合感知数据,校准自己的克隆。

    在十九世纪之前,人力资源部门总会提前把十几个成熟的克隆体运到离前线非常近的地方,有备无患,免得现场人员被消耗得太快,在热点地区出现难以弥补的人力缺口。

    可以想见的是,那些校准周末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