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6章(第2/5页)  航海霸业之古帝国的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政变,海军都督同知阿卡辛提奔逃东番,随即明国海军尽起舰队,沿海六路并击,彻底扫荡了武定王设在东南亚的诸多据点,只有马六甲港因其要塞坚固幸免。

    此后这些反对派额手相庆,声势愈发地大了,刘良女的政令在某段时间居然都不能出于宫闱,事实掐断了她与外臣间的相互往来、声援。

    现在,能够支撑她重起的力量已经不多。

    景新皇帝当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不过他毕竟年幼,又是处在诸多反对派公卿大臣的包围之中,灌输的全是所谓正义、正直的儒教理论,着实令人困扰。

    越国公史兰峤重兵在握,可天高皇帝远,他为人又太过懦弱,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户部尚王杲、山陕经略李光翰、陕西总兵伍文定、四川总兵周正素、扶桑巡抚杨一清等,都是饱受言官非议攻击的对象。

    尤其杨一清在扶桑省位上一呆十几年,仿佛外王,最遭攻讦。只不过他生情淡泊,又没有子嗣,现在已经84岁高龄了。据说“老而昏迈”,再不上表乞骸骨估计也要病死任中,故此人从未被现内阁放在过眼里。

    锦衣卫指挥使徐继勋、东厂太监苟其顺等,势力很大,但常为人所节制,尤其太皇太后张氏。因此,想要出力协助太妃刘良女,实则不易。

    而徐家在政变之后,也有些骑墙观变的意图,在靖难时期就是这样,一南一北,两边都是好人,结果造成一门两公的迹。

    最后,就是专忠于刘良女的宫廷侍卫队,对外称“神策卫”,指挥使是阿尔图尔,人数5000,驻玄武门。他们的装备供给都不归兵部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私军。正因为这支合法军团的存在,王琼等想裁撤皇太妃权位的行动,才会显得顾虑重重。

    张璁也顾不得跟毛纪辩驳了,现在不是清谈的时候,武定王一旦回来,依他的威望,直接登高一呼,他们这帮内阁就得全部垮台。王琼艰难鏊斗,扭转乾坤所夺回的权力,也会拱手送人!

    心里一团乱麻的他,根本想不出任何解决的办法。踱步来去,反倒惹得首辅夏言莫名烦躁,最后叹息起来,他听着外面若有若无的雷声,轻轻摇头,闭上了眼睛,“真是,多事之秋啊!”

    “报,孝陵太监急报”

    “何事?”老次辅毛纪咳嗽了一声,颇为不悦地提高了声音。

    “急报,各位大人!孝陵方城门楼忽遭雷击,经奋力抢救,火势已熄,然方城忽沥流红色丹砂,状如血浆,孝陵太监并卫指挥使不敢怠慢,特使快马飞报,望各位大人钧鉴!”

    “什么?!”

    夏言起身先砰地推开木窗,抬头望去,不禁讶异,这天气分明还没有下雨,何来方城遭雷击、出红水的凶兆呢?

    众阁臣面面相觑,得,兹事体大,还是赶紧禀明太皇太后,再去看看吧。

    等到一众大学士、几部尚和内廷众太监加急赶到孝陵,再徒步行至陵茔前的方城时,无不被震住了!

    那方城上面的城楼,露出半片焦黑,灰烬中轻烟袅袅,建筑整体就好似被一道巨大的斧头劈过般分成两半!

    最吓人的还不是城楼,而是城墙的墙体。

    说到这里,倒是要解释一下这座方城的由来。明太祖朱元璋是草根出生,不太讲究,自己陵墓的神道被弯曲了不算,他还首先发明了坟圈子,就是在坟头修一道墙,表示这是本皇帝的地下领土!

    其次,他对这圈子还不满意,干脆又在坟前修了一道城墙,又高又厚,简直堪比城楼,称为方城。有了这座城楼,他才心安理得地去了!

    可是现在,这通体青砖墙体,接缝处号称用粘土、糯米、熟石灰三合一加强版制成、永不更替的城楼,竟然在往外冒着红色血浆般的液体!

    整座方城几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