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九 道德经(第1/2页)  形意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汽车很快驶上了高速公路,经过短短两个小时,就抵达了西元市汽车站。

    韩珞呼了一口气,有种阔别家乡七年的时间错觉回荡胸膛,有种很陌生的感觉,可明明只走了七天啊。

    韩珞坐上了前往青酋镇的公交车,两个小时后,回到了青酋镇,时值中午。

    烈日炎炎,青酋镇仿佛是冒着火气,犹如烤炉,一进入父亲的烟酒店,韩珞就看到了父亲正在吃饭。

    韩珞很是兴奋,犹如一种带着光彩回乡的感觉,而父亲也是很开心。韩珞吃了饭,回到了小院。

    山中一日世上一年。这种错觉韩珞是真切的感觉到了。

    韩珞返回阔别了七天的房间,深吸了一口气,七天的经历回荡胸膛。武学这条路,走下去未必比学业差劲。玄国伯伯不也认识了高官教授,更是高谈学问吗?

    学问不分地域,有心学习即是学,武学中的学问,不比学业差很多。如果不想学习,在学校也学不成。

    很多大学生做出无道德之事,多年受到的教育,犹如烟消云散。

    可见人的学习是一生的事情。

    韩珞坐在床上,深吸了口气,见识到了那个层次,他就有了目标。

    韩珞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只是每日清晨四点多起来要诵读《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经》,然后去徒步二十里,再由寺上山,见到父亲,练习一个清晨的太极拳。下午回到房间读书养性,品味学习的真谛。

    韩珞特意去买了《道德经》回来,细细品读,很多知识是他在学校都学不到的。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韩珞轻读着,微微皱眉,眸中闪烁着悟性,这句道德经的句子,怎么和武学都有联系?

    太极拳练法中,呼吸也要绵绵若存,才能养出功夫。功夫是一个文化的沉淀内涵,武学是一个学问的门户。

    会武术,不代表有功夫。有功夫,却是已经登堂入室,武学底蕴深厚了。很多拳法即便打上一千遍万遍,没有真传师傅指导,也只能算是武学的皮毛。

    而功夫就是代表得到真传的武学家。

    水柔之劲,雷霆之猛,风卷之势,一呼一吸间,就是功夫。功夫很模糊,可以说是哲学,武学,修养混一起的概念。

    而道德经明显是道家学问,怎么会与太极拳有上牵扯?

    韩珞凝神细读,停在了谷神不死上,他暗想,莫非这谷神不死,就是说呼吸系统?

    谷神,或许说的就是谷道,也就是食道。

    老子的经历,韩珞并不清楚,也只是模糊的听过这个名字,只知道活了很久。

    韩珞第一次读到他的著作,心中暗惊,道家学问竟然可以和武学有上牵扯,甚至有共通之处。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韩珞读到这句时,微微凝目,这竟然已经牵扯到了武学上乘功夫?

    韩珞暗惊的时候,却也觉的字句虽短,却蕴涵十分大的哲理。

    太极拳有三步功夫,催硬化柔,练柔成刚,刚柔相济。太极拳千锤百炼,催硬化柔,就是把身体当一个‘炼刚砖炉’。而练柔成刚,就是有柔软变成坚刚,抵达这一步功夫后,双臂看似柔软,内却含坚刚,有无坚不催之力。

    至于最后一步,刚柔相济,是达到了忽柔忽刚,亦柔亦刚的境界。

    而太极拳十年不出门,就是要练到第二步时,才能出手技击,第三步时已是当世有名的大拳师了。

    韩珞是深知这些理论,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分明是窥视到了武学高境界时的现象。

    韩珞却从道家哲学书上,看到了武学的境界描述。武学真的和道家哲学相通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