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幕降临(第1/2页)  古代的温馨小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浇完水,杨永安就去灌溉自家的水田了。

    张氏和孩子们收拾了一下回家了。

    借来的水桶,是杨世福和杨世康两兄弟去还的。

    这一天,杨家人收拾的比较早,杨世乐和杨世庆还没有从镇上回家。

    这个时候,杨家村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把玉米栽下去了。

    大河里的水已经被杨家村的人截断了,杨家村的人也开始灌溉水田。

    每一家人的水田都有一条小沟渠,这是为了方便灌溉水田用的。

    只有在大河里的水被截断的时候,或是河水暴涨的时候,沟渠里才会有水。

    这也是杨家村独有的。

    沟渠不宽,只有一尺来长但是其中作用,不是一般的大。

    沟渠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新起的,但是一直沿用到至今。

    所以,杨家村人很少会为了水而干架。

    因为这尺宽的沟渠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些沟渠是沟也是田。

    因为要过水,所以沟渠这些地是最后才插上秧苗的。

    因此,沟渠上的谷子比田里的谷子要熟的慢几天,收的时候,比较青。

    所以,基本上要等田里不需要灌溉的时候,沟渠里才会插上秧苗。

    这也是俗成的约定。

    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与他人发生争吵,杨家村不仅仅是一个村,村里住的都是同族的人,有祠堂。

    这沟渠就是一个默认的族规,只要是杨家人,就必须遵守沟渠的规矩。

    正是因为这样的规矩,杨家村的村名才比其他村子的人更加团结。

    天色渐暗,气温也降了下来。

    夕阳的余辉中,人影更显朦胧。

    田间的人拿着锄头,看守着自家的水田。

    田里,杨永安打开了入水口,水流经沟渠慢慢浸没黑色的泥土。

    刚开始的时候,水被泥土吸收掉了。

    可是渐渐的,泥土不能吸水了,大势已去,只能任水淹没自己的头顶。

    杨永安可不管这些,为了让水进的更快,杨永安拿起手中的锄头开始平地,这样灌溉的话,进水会更快一些,而且也不会一块干一块湿了。

    这可是一个力气活。

    杨永安就这样在田间来回走动,随着他动的还有锄头上抛洒的泥土。

    泥土沾了水,变成一块一块的。

    不久,杨世乐和杨世庆就回来了。

    兄弟两人是从大路回来的,直奔家而去,所以,没有看见在田间干活的杨永安。

    家里,张氏已经开始做饭了。

    杨雨薇要去山上割一些兔草回来,不然她的兔子就要饿肚子了。

    张氏不放心小女儿一个人上山,所以叫了杨世福、杨世康两个哥哥作陪。

    杨雨薇也默认了张氏的做法。

    这些都不影响她上山就好了。

    虽然自己已经累了一天了,但是,杨雨薇还是打起精神上了山。

    因为时间不多,所以三人没有挑拣什么,直接上手,杂七杂八的草都进了他们的背篼。

    不过多久,三人就割了两背篼。

    之后,三人就匆匆回家了。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了,天已经变成深蓝色了,夕阳的余辉已经消失不见了。

    回到家,家里的油灯已经点上了。

    微弱的灯火在这黑暗中格外明亮。

    杨世乐和杨世庆在讲述今天自己发生的事情。

    听的出来,两人最近在镇上过的不错,就连杨世庆的脸上也多了些许笑容。

    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把所有的委屈和屈辱都掩盖起来的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