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家庭人口与经济(第2/2页)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13岁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谈何对西门大姐和爱姐的教育。

    一个女子从十月怀胎到子女基本脱离哺乳期至少需要3-4年,如果她生5个孩子,那么她将处于长期生育状态,无暇参加财富的创造,家庭的收入只能靠男人创造。直接后果,就是削弱了家庭财富的积累。

    当一个家庭经济收入基本不变,而家庭成员急剧增加时,家庭入不敷出,有时候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教育。因此明朝时期文盲是一个普遍现象。西门庆的小妾中,只有潘金莲认识几个字,还是在王招宣府做丫鬟时学习了几个字。

    明朝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不多。

    四、人口与经济

    从上述四个家庭计算,平均子女达7人,加上父母亲,家庭平均人口为9人。这可能是一个偏高的比例。

    潘裁缝是个有手艺的人,收入应该不错,但他也无力养活七个子女。因为潘裁缝死了,生活无着,潘金莲被卖了两次。即使潘金莲成为西门庆的小妾之后,潘妈妈的经济状况仍然拮据,常受李瓶儿送些衣服和小钱,喜的眉开眼笑。一次,潘姥姥连坐轿子到西门家的六分抬轿钱都拿不出。死后还是潘金莲出资安葬。

    按照《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全国总户数1065.38万户,总人口6054.58人,平均每户为5.68人,约6人,每户子女约4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国人口为6365.42万人。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适应人口的增长,只有官宦贵族和从事商业、手工业者才能适应多子女家庭。而更多的农民子女沦落为军卫和富人家的奴仆。

    《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以后的军数,按卫所数量(内外卫329,守御千户所65)推算,应该是191.52万人。

    明朝存在官僚富豪养奴之风。明朝中期,官僚家中蓄奴普遍。弘治时,“在京各驸马皇亲及王府,并王亲仪宾之家,蓄养奴婢、家人之类,比旧制,或多逾十倍”。张懋家有“侍妾百余人”。徐阶“家人多至千人”。商人、地主需要从事经营、耕作,收养大量家奴。富庶的江南地区养奴之风更盛。

    西门庆家男仆23人,女佣及丫鬟19人(根据张评本统计)。

    因为缺乏教育,劳动力的素质底下。明朝有无文化和技能的劳动力劳务报酬差别很大。

    温秀才因为识文断字,当了西门庆的秘书,每月报酬银子3两,一年四季礼物不少,并且还安排一个小厮服务。

    傅伙计,有经商的经验,包吃一月给银2两。

    李铭有弹琴说唱的艺术,西门庆请他叫四个丫鬟乐器,每月工资是5两银子。

    在陈敬济一贫如洗的时候,落难为一个打工者,每月报酬4分,一个月不休息干满30天,才能得银子1.2两。可见有文化有技能的收入明显高于无技能者。

    当一个家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时候,这个家庭便步入恶性循环。当一个家庭降低出生率,便有教多的资金教育子女,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家庭的收入较快增长。而家庭收入的增长,又会促进教育投资的增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增加收入,从而进一步降低出生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根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国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其中农村家庭平均规模为3.56人,城镇家庭平均规模为3.07人。从两千多年的历史看,家庭平均规模的减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