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东白山秘事(十三)(第1/2页)  会稽山修仙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伟披上衣服,轻轻地推开窗户,瓦片上有一猫,月光下这只猫怒怼地上一人。

    奇怪了!刚才明明感觉有人踩破了瓦片的声音,而猫不可能会踩破瓦片啊?

    见了张伟,那地上的人影一闪而过。

    远处有狗声叫得厉害,是什么陌生人来村子了?

    奇怪了,难道是野猫精在寻求保护?

    这个时候猫儿走过来,奇怪!怎么搞的!

    明显的不平衡,仔细一看,原来背后的一条腿上有一夹子,猫儿也太坚强了,真是只猫坚强。

    张伟小心小心的帮助拿下夹子,可是猫还不走,竟然用嘴巴拖了拖张伟的衣服。

    应该还有事情求自己?好吧!行善而已,人们常说:“行善积德福有攸归。”吗。

    张伟轻轻地出窗户,推好窗户,现在的张伟已经可以飞檐走壁了,所以拎起猫就一跳跃到地上。

    于是猫在前,张伟跟着,张伟暗自肺腑,岂不是“猫三狗四”,不过“大人不记小人过”,能够忍者,往往能够成大事,看看越王勾践就知道了。

    当张伟跟着猫到庙外的时候,发现哪里没有人,不知道怎么搞的,猫竟然叼了一包裹出来,而人已经没有了。

    猫叼着包裹走向张伟,当张伟接过包裹的时候,猫叫了几声,竟然有神仙家族活金死刘老二的声调。

    张伟感觉奇怪了,而猫走了,走时候还又叫了几声,还是活金死刘老二家族的声调,是东阳来的吗?

    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人都不见了!

    而这个时候天也快亮了,自己只好回去再说了。

    自己出去走了一圈回来,竟然无人知晓?可可还在睡觉。

    ……

    天蒙蒙亮,张伟就打开包裹来看,发现有家谱一本,还有书信一封,书信指明是给活金死刘老大家族的。

    那么信自己就不打开了,于是就翻了翻家谱。

    其中的一些故事竟然与自己听到的不同,或许是老大家族可以知道的秘密与老二家族的不一样?

    宋元祐九年(1094)三月二十六日,钦差大臣罗适前来刘家,书写了“义门”二字,并在其家谱上题留:

    人之子孙,相距及七世不拆居,同而食者凡五百余口,无憎爱,无亲疏,无怨不足者,亦难有也。彼兄弟不想让父子有间言者闻之,得无愧乎。子孙当守而终之,更能教子孙以道义,使世学为儒为君子,此善之终者也。

    紧跟着,宋徽宗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下了一道诏书,全文如下:

    宋敕中奉大夫光禄卿刘从鉴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治道以风化为先,民俗以敦厚为贵。朕赞承丕绪,日夜忧勤,尝念民俗之伦,益严劝率之政。据郡举故江南西路转运副使金从鉴,服官效劳,居家敦谊,亲贤睦族,七世同居。俾天下之俗皆然,斯唐虞之治可并。兹特赠尔为中奉大夫光禄卿,赐紫金鱼袋,有司仍立“义门”,书“江南第一家”以旌异之,庶善知所劝,民皆向风矣。故敕。

    政和二年八月十五日

    自己从长辈哪里听说的是,自己是光武帝刘秀的子孙,可是这家谱里写的是这样的。

    东阳刘金氏家族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因避吴越王钱鏐讳而更刘为金。景明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年)由天台孟岸迁东阳巍山,以金姓占籍。三传至从鉴(号柏杯),四代没有分家。从鉴于景泰间由孝悌荐试秘阁正字,充江南转运副使。他生了四子十三孙,同居茶场溪滩的东西两地,到了他孙子梦和曾孙改的时候,叔侄二人一守遗训,克承先志,分业治生,戒谕谆笃。全家五百余口,日会于祖宅,钟鸣鼎食,和乐一堂。

    这个柏杯公是同样的,那么自己以前听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