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定情曲(求月票!求各种票!)(第1/2页)  变身古典女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变身古典女神最新章节!

    纵观整个音乐史,莫扎特也是这条长河之中独一无二的旷世才。

    但这部《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却显然没有像现代时刻这么受到欢迎。

    事实上很多西方音乐学者的重量级著作之中甚至都找不到K448的记载。

    唯独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之中有关于这首曲子的聊聊数笔。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作于1781年,为与他的女弟子约瑟华·奥文隆汉玛一起演奏而作。”

    前文中所描述的莫扎特共有六首钢琴二重奏是历史上的真事,但如此这般的话,这首曲子就没有那么多传的部分可以大特了。

    所以,日本漫画《交响情人梦》之中,将之描述成为莫扎特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

    其实这样理解并没有错误。

    事实上除了K448这首之外,其他的五首均可以采用四手联弹的形式进行演奏,其中的个别几首可以进行双钢琴演奏。

    所以K448才是莫扎特真正意义上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

    正是它的特殊性让人产生了新的联想。

    这样一首特殊的曲子是为了与他的女弟子共同演奏而作。

    即便音乐家多多少少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还是人类。

    是人类自然就有七情六欲。

    我们大可以对于这个作曲动机略作揣测。

    而这首曲子之所以在音乐史中不受重视,却在现代社会之中如日中天,请检索“莫扎特效应”,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但更多的人则愿意相信K448,称得上一句特殊的称呼。

    “定情曲”。

    而今天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着。

    李芸熙和沈武寰的感情至今仍然也没有开花结果,不过谈恋爱这种事情个人有个人的方法。

    而如今的这首共同演奏的曲子,正是一位音乐家所展示出来全部的爱意。

    如果说第一乐章是花仙在花田之中欢呼雀跃,那么第二乐章则是愉悦之中的慵懒的闲情逸致。

    李芸熙手指间流淌的旋律优美而舒缓,而沈武寰则在这种旋律之中配上了强律动性的伴奏织体。

    那厮甜腻的感觉油然而生。

    恍然之间,听众们被带入了如同梦中仙境般的美妙世界之中。

    第二乐章以G大调起始,却从第十三小节开始,调性在G大调和D大调之间徘徊,这种调性上的不稳定性和旋律的和谐性同时存在,展现出了莫扎特无以伦比的作曲技巧。

    而整个旋律的观感却让人如梦似幻。

    整个连接部的旋律之中,沈武寰的旋律显得高雅而唯美,少了第一乐章那种快板的急促,多了的确是灵动如同古典舞步般让人心动的诗情画意。

    而李芸熙的钢琴声则完全符合她此时的心情。

    更甚者,李芸熙已经完全融入进了乐曲之中,她的水平在这首曲子背后隐含的深意之中悄然进化。

    充沛的感情和人文精神是古典音乐的核心。

    这些东西并非是旋律之中生来就有的,而是演奏者通过自己的灵魂填充出来的!

    而李芸熙也终于成为了这样的一位演奏者。

    舒缓静怡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之际,双钢琴的强烈对比也在产生着。

    这像是在预示着两个不同的人在此刻彼此交融在了一起。

    这样的情感交流是隔空的。

    是虚拟的。

    是梦幻的。

    是类似第三类接触一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只有身在这个舞台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