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二 汉纪四(3)(第1/2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吕后欲召韩信,恐怕他不肯前来,就与丞相萧何定计,假说有人从皇上那里回来,假说陈豨已死,群臣都来相贺。相国对韩信说:“今日虽有病在身,也要撑着前去。”

    韩信入宫,吕后使武士缚韩信,斩于长乐钟室。韩信临刑,长叹说:“我真后悔不用蒯彻之计,如今却为小女子所诈,这岂不是天意吗?”遂夷灭韩信的三族。

    司马光评论说:“世人都以为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同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北向,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其地,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能得天下,大半是韩信的功劳。看他拒绝蒯彻的建议,迎高祖于陈的举动,岂有什么反心?只不过是由于失职怏怏,遂陷入悖逆。以卢绾阖里旧恩,犹能南面称王。韩信只能以列侯奉朝请,高祖岂非也有负于韩信?臣以为高祖用诈谋,擒韩信于陈,说他负于韩信是有的,虽如此,韩信也是自取其害。开始汉与楚在荥阳相距,韩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韩信相约共攻楚,而韩信不至。当时高祖就有去韩信之心了,只是力不能及。及天下已定,韩信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呢?乘时以要利,是市井之志。酬功而报德,是士君子之心。韩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却以士君子之心寄望于人,不也是太不明智了吗?因此太史公评论说,假如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对于汉家的功勋,可以比肩于周召太公之徒,惠泽后世了。不料却在天下已定的时候,图谋叛逆,夷灭宗族,这难道不是他罪有应得吗?

    将军柴武斩韩*于参合。

    皇上还洛阳,闻淮阴侯之死。虽然很高兴但是心里又有点可怜他。问吕后说:”韩信临死的时候说过什么?“

    吕后说:”后悔不用蒯彻的计策造反。“于是下诏捕蒯彻。

    蒯彻带到,皇上问:”你为什么教淮阴侯造反?“

    蒯彻说:”是的,我是教过他。可惜竖子不用我的策略。以至于夷灭如此,如果用臣的策略,陛下又怎么有机会夷灭他呢。“

    皇上大怒说:”烹杀他。“

    蒯彻说:”臣被烹杀是冤枉的。“

    皇上说:”你教韩信造反,还有什么冤屈?“

    蒯彻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疾足者先得志。跖的狗吠尧,并不是尧不仁,狗吠他因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当时的情形,臣只知道韩信而不知道陛下,况且天下锐精持锋,想要成就陛下所为的事业的人多了,只是因为力量不够没有做到,陛下又怎么能够将他们尽数烹杀呢?“

    皇上说:”放了他吧。“

    立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大赦天下。

    皇上征讨陈豨的时候,曾向梁王征兵。梁王称病,使手下将领领兵至邯郸。皇上发怒,使人责让梁王。梁王恐,将要亲自前去谢罪。他手下大将扈辄说:”大王开始不去,见皇上责让就去了,往则为禽。不如发兵造反,“

    梁王不听。

    此时梁国太仆得罪,逃到汉都,上告梁王与扈辄造反。于是皇上派使掩袭梁王。梁王不觉,遂在洛阳被囚。有司案治,说是反形已具。请求按*治。皇上赦他为庶人。将他安置在蜀地的青衣道。西至郑,遇上吕后从长安来,彭王在吕后面前泣涕,自言无罪。愿回到故地昌邑。吕后许诺,和他一道东至洛阳。吕后对皇上说:”彭王是壮士,将他迁徙到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后患。不如杀掉他。因此我骗他和我一道回到京师。“

    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灭他。皇上准奏。三月,夷彭越三族。枭彭越首级,置于洛阳城下,下诏有敢收视的,就逮捕他。

    梁国大夫乐布出使齐国回来,在彭越头下奏事。然后祭奠他。官吏逮捕他并上报给皇上。皇上召乐布大骂,将要烹杀他。已经准备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