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看你说的 ·第一节(第1/1页)  自产鸡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你说的:

    阿东从外地来,去京城顺义某村赶集,看到一个卖蛋的壮硕大婶,坐在两篮子蛋的后面,篮子上立着一个赫然的大纸牌子,写着“自产”两个大字,顿时,一头雾水,古怪的审视着那大婶,嘴唇抖动······

    “你咋的了?”大婶也传染了诧异,自己研究起自己来,努力想找出让人吃一惊的地方。

    “想不到你竟然有这特异功能,竟然能自己下蛋,这蛋都是你自产的?”

    大婶笑喷了,脸也红了:“你二呀,这是鸡鸭蛋,你才会下蛋。”阿东脸也绿了,半天才低声说:“大婶,那你纸牌子写错了,这不是你自产的。”

    “没错,这不是贩卖的,是自产的正宗柴鸡蛋。”

    “大婶,要不是那你站错位了,这个牌子后面,卖蛋的应该是老母鸡,老母鸭,而不是您哪。”

    “问题是老母鸡,老母鸭今儿个太忙,都搁家里了,所以只好由我代他们站这儿了。”

    这话,看你说的。

    说话是一种文化传承,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他不能有文化断层;虽然要注重科学性,要讲逻辑,但是,他不一定死守科学性,且看下面的例子:在古代,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驰骋而骛远,号称千里马。于是,我们中国人说话:把“快”说成“马上”,如:“我马上来。”“我马上到了。”等等。但是,现在我们早知道,最快的不是马,是光,一秒钟光速三十万千米,是极限速度,我们总不能说,我们老祖宗的话错了,没有科学性,为了我们母语的正确无误,改啊!这么说:“老婆,别急,我,我光上来。”“石头,回家吃饭,我光上到了。”这不是很扯吗?习惯就是习惯,可能不对,但没法改呀,这就是说话。当然,语言是有时代特色的,有新陈代射,一批新的词汇诞生,一批旧的词汇死亡,也是必然性。

    说话一定眼注重逻辑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说话一定符合逻辑吗?不一定。再看下面的例子:春晚,极尽雅致,美轮美奂的主持人,都回来这样一个开场白:“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除夕,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在这里恭祝大家万事如意······”停!如果观众里有去做小偷的,我们能让他如意吗?当然不能,按逻辑说法,该这么说:“···我在这里祝大家万事如意,括号,小偷不能如意;心想事成,括号,小偷行为除外。”这话能讲下去吗?肯定不能。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