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七章 宿元景访唐 新(第1/2页)  水浒之王者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徽宗问了数回没有回应实在是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才想起当时太尉宿元景的提议,急忙唤宿太尉来讲话。

    这时候众官之中再也没人说什么朝廷体面为重的废话了,有本事你来解决朝廷的这个难题啊解决不了的话那就闭嘴。

    最后商议了一番之后徽宗就派出了三路钦差分别前去冀州,荆州和青州去招安晋王田虎,楚王王庆和唐王杜嘉,而吴王方腊由于距离太远而且麾下多为水军,去雍州实在是不合适就算了。

    而宿元景显然对于唐国最为看重,因此愿意亲自担任钦差去青州,然后三路人马浩浩dàng)dàng)的离开京城各奔前程,而徽宗这次事危急也不敢托大了,亲自写了三道圣旨让钦差们带去。

    宿元景他们一行晓行夜宿不来到了梁山下,只见吴用和王乐之等人已经带了不少人在此恭候了,原来唐国的各路探子们早已经探明了他们的行踪并汇报回来了,甚至连他们朝堂上商议的事都已知道了个七七八八,杜嘉就召集众人来商讨如何应对。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的招安和以往不同之前的根本就是高高在上,仿佛施舍乞丐一点食物铜钱一般,现在是真正的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和承认,所以不管立场如何心中都还是颇为自豪的,这毕竟表明朝廷是真的低了头了,这意义可是极为重大。

    而此时远在雍州的宋江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呆了半响,然后突然喷了一口血后昏迷不醒,幸亏被随从发现及时救治才保住命,他此时简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本来在梁山上好好呆着的就可以受招安了,杜嘉如果被封为王侯的话,以他总头领的地位起码也能做个二三品的高官吧,岂不是好过现在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小虞候万倍

    众人都建议好歹也让钦差们上山来,听听具体圣旨上是怎么说的再做理会,反正主动权在自己手上,到时候想听就听,不想听拒绝就是,因此杜嘉才派了吴用和王乐之这两大文臣中的领袖人物出来迎接,也算给足对方面子了。

    只不过在原剧之中宋江派他们出来都是三跪九拜来迎接上差,简直比对自己爸爸都恭敬十倍,而杜嘉自然不可能这么谦卑,他此刻虽然打算为了将来再次腾飞积蓄实力先,但也只不过是暂时的而已,从他内心里面根本就没把宋徽宗当老大看待,最多就是个平起平坐罢了。

    所以上层建筑决定了下层建筑,上面的价上去了下面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为唐国二品大员的吴用和王乐之就算面对正牌太尉宿元景也就是个地位相当而已,又是在自己的主场,见面作个揖打个招呼就算不错的了,下跪那是绝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宿元景的随从们看到杜嘉没有亲自下山不说,连派来的两个官吏都如此倨傲不由得大怒,天朝上邦的虚荣心作祟,当场就打算要暴起喝骂,不过却被宿元景拦住了,他对于唐国的况的了解在朝廷里面算是比较深入的了,左玉德,**,张松等人之前都算是他这一派的人,而且名声能力cāo)守也都不错,而现在却都依附了唐王,可见此人绝不简单,现在又是有求于人,摆架子绝对对这次的事没什么帮助。

    因此他对对方的无礼之举只是装作视而不见,呵呵一笑就过去了,然后几个人攀谈了几句之后,吴用王乐之他们就邀请宿太尉上山一叙,宿太尉手下们忍气吞声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金银牌面、红绿锦缎,另一处扛抬;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太尉上马和吴用王乐之他们平排而行徐徐上了山。

    宿元景一边和吴用王乐之他们攀谈,看看能否从他们嘴里挖出什么秘密报,一边又在偷眼打量着梁山的各处布置以及兵马况。

    吴用和王乐之一个心思缜密,一个有韬略,都是聪明至极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宿元景的意思,不慌不忙之间就把他的各种试探都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