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盘库(第1/3页)  崇祯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县衙东侧的仓库里,一个老吏正在指挥差役们清点库存。这一个多月里,后金军源源不断地掳来的各种物资把高大宽敞的粮仓和库房都快要堆满了。一袋袋的粮食堆得比粮仓屋顶的大梁还高。库房里布匹c食盐c香料c药材c铜铁器具c硝石硫磺等各色货物见缝插针的一堆堆码放着,几乎让人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老何,身上的伤无妨吧?”范同舟跟老吏打着招呼。

    “无妨,一点皮外伤而已。多谢范先生关心。”昨日赵知县反正的时候,这老吏带着差役跟驻守仓库的几个后金书吏搏斗,受了点小伤。

    “那就好。老何,这位就是大破虏军,收复县城的杨将军。这位是丁百总”

    范同舟向老吏介绍着一同到来的杨铭等人。

    “见过杨将军。”老吏向杨铭拱拱手。

    “老何,杨将军要看看库房清册。”

    “范先生可有知县大人的堂谕?”老吏问范同舟。

    “这个老何,这些物资都是杨将军缴获的战利品吧。杨将军要看看清册,也是应该的。”范同舟向老吏解释道。

    “没有堂谕,任何人都不能查看清册。”老吏不卑不亢地说。

    “大胆!”丁有三上前一步,手按着刀柄喝道。今天杨铭刚答应收他们做家丁,家主遇到麻烦,丁有三也想表现一下。

    杨铭摆摆手,制止了丁有三。

    “何先生,前日鞑子在的时候,他们能看清册么?”杨铭刚才听到范同舟管这老吏叫老何,知道了这老吏的姓氏。

    “这”老吏脸上一红,随即说道:“知县大人既已献城,那当然是对库房有令谕的。”

    他这么说倒让杨铭一时不好接话了。这些老吏浸淫庶务多年,场面上的条条道道早已滚瓜烂熟,想在言语拿住他们是不容易的。杨铭也不想跟这些人动粗,只好对范同舟说:“范先生,烦请你去找一趟知县大人。”

    还没等范同舟回答,就听到一阵脚步声,赵知县带着赵教谕和几个衙役匆匆地走了进来。这仓库和县衙本就是一体的大院落,赵知县得知杨铭来看仓库,很快就赶了过来。

    “何如水,本县是杨将军领军光复的,库房里的战利品及其清册,杨将军但看无妨。”

    “杨将军若要调拨缴获的钱粮物资,但凭所调。你把帐簿记好。还有,看管好本县自己的东西就行了。”

    赵知县跟老吏何如水交代完毕,又对范同舟说:“范先生,你以后就跟着杨将军走动,有何事情也好跟衙里两边料理。”说罢赵知县看了看赵教谕,赵教谕点了点头。

    名义上教谕是管生员的,教谕是老师,秀才是学生,老师管学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实际上秀才所在的官学平时并不上课,每临大考,秀才们也只是在家用功,最多在学校自习一下。再加上考取秀才的时候,考试是上级的学政主持的。在那个时代,人们只管录取他们的人叫老师。所以,教谕虽然名义上也是老师,但却没人认帐,实际也管不了秀才什么事。赵知县跟赵教谕打招呼,也就是给赵教谕一个面子而已。

    其实赵知县的这个安排昨天就跟范同舟说过了,今天当着杨铭的面再说一遍,算是给双方一个交代。

    “杨将军,本官还有事——那帮饥民在城外闹事,闹着要进城,本官要去看看。”赵知县对杨铭拱拱手,带着人急急地走了。

    何如水取出清册交给杨铭。杨铭翻着看了看,又拿出昨日豪格列的那份清单——当然不是豪格自己写的,这种事自然是由手下的赞画来做。大致比对了一下,基本都能对得上。再看看那些堆积如山的物资,一时也没法一一盘点。在库房里绕了几圈,大致看了看,料想这些库吏们也不敢使什么手脚。顺义城就这么大,偷出去也藏不住。若说偷运出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