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黄冠道人(第2/3页)  龙舌之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处?”

    子规接过符箓,上面一不是什么灵宝天尊之类的话语,变成了:“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嗯?这一句你……”子规一拍脑袋,“对了,那时你在山涧下的白石上昏昏沉沉,百呼不应,大概是没有听到。”

    子规三两步窜到了《放鹤亭记》的碑前,“这符箓上写的不全。正文是这两句话呀!”他伸手一指,在文章快末尾处,有一句话: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

    丹歌看个仔细,“那这当中深意……”

    符箓上的文字摘自原文,刻意隐去的几字又恰是交代了地点,那这修改符箓文字的人,本意不是让他们略去被隐去的部分,反而是在强调这一部分。

    “我有一个猜测。这人恐就是刚才的那一道黄影。”子规道。

    “哦?为什么这么想?”

    “葛衣由葛布制作,本色的葛衣也是黄色,比正黄稍淡一些。这人黄冠葛衣,不正是一身黄?”子规道。

    “好!我们就去这东山之阴看一看吧!”

    东山之阴,即东山的北面,云龙山的东山之北,乃是张山人旧居。

    此时清晨不久,日光斜照,而山阴之面,并不见日。两人刚来到东山山麓,就有歌声悠悠而来,伴有古琴声声。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是《阳关三叠》。”子规丹歌驻足,不再登山,只等声歇。

    “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载驰,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琴已停奏,但余音未歇,响穷山林之内,震起山林群鸟,盘旋于空,久久不肯落下。

    丹歌子规此时已来到屋前,此处有八间房颇有宋时风格,院内清幽雅致,有一人头戴黄冠,身穿淡黄色葛衣,盘坐园中,腿上放着一张五十弦锦瑟,他两手按在琴弦之上,佁然不动。

    “张先生,晚辈有礼了。”丹歌作揖行礼道。

    “阴龙已不再时空,因果难成,你们已经脱离此局,何必徒增烦恼。请退去吧。”这人说完,扣出一声琴音,“宫!”

    丹歌子规只觉天旋地转,回神时已在院外,距院门尚有数丈。

    两人齐齐跨出一步,“踏”,又是天旋地转,再回神,他们却已在院中。

    “晚辈将信任轻许了旁人,如今一定要知道这事情的真相,才稍有慰藉。”丹歌道。

    “宫!”两人又在院外。“踏!”两人又在院中。

    “晚辈学生魂飞魄散,尸骨无存,我要一样说法,也给他的父母一个交代。”子规道

    “宫!踏!”

    “徐州千年来数发洪水,害死无数百姓,必至于枉死城满,祸患无穷,正义人间也需要一个解释。”丹歌道。

    “宫!”

    “为一己私心而来,何必牵扯天下。不需多言,但能使我琴弦出声,这事情的原委,我就讲给你们。”

    “好!”丹歌子规应承下来,向前一踏,又返回了院中。

    两人并不迟延,双双出手,子规汇天地气息成剑,汇集风雷在剑身上,使出一招风雷破,这一招风驰电掣,速度极快,所过之处一道白光,若打到人的身上,风卷在外,雷窜在内,相合之下,威力非凡。

    子规挥出风雷破,又欺身而上,以剑连刺,威力也是不小。

    丹歌有木系符箓,虽是毫无伤害,但只要贴身,则在皮肤表面生长出小叶,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