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忠心体国的方阁老(第1/2页)  跑偏的161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份弹章副本的内容不用想,当然是方才常远念过的东西,常副千户告状的内容是糅合了两位辽东猛人的折子,细致度上自然不如刘铤、杜松的原版,在两位大佬的折子中,不单痛骂杨镐不知兵、无韬略,还详细列举了杨经略在备战大略之上的荒唐举动。

    比如大战将起,囤积粮草、肃清奸细、封锁军情、刺探敌情、整肃军纪、整合部队……

    这些最基本的作战准备杨镐一样没干,整个辽东丝毫感受不到大战将起硝烟弥漫的气氛,建奴各部的人在辽东各地依旧自由出入,大明的军情对建奴完全不设防,而大明对建奴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甚至建奴与大明的买卖依然还在进行,建奴紧缺的粮食、生铁、药品等等战备物资,依然能够不费太大力气就能获得。

    杜松愤怒地指出自己在杨镐上任的第一时间建议立即对建奴坚壁清野,让努尔哈赤得不到一匹布、一斗米、一斤铁!

    但杨镐竟然以武将做好厮杀的本分就好为由不理不睬断然拒绝,更要命的是杨镐上任两月有余,至今不曾提出一个明确的进剿方针,对建奴极端轻视全无警惕之心!

    刘铤也是痛骂杨镐狗贼为帅不明,对各部军队不能一视同仁,其对辽东本地军队有着刻骨的歧视,一力加强客军的牵制作用,以客军来压制骄横的辽军。

    但客军对其亦是怨声载道,因为按照大明的规定客军作战粮草军械由本省供给,也就是说客军在辽东作战,如果本省的后勤供应没有跟上的话,就得饿着肚子空着双手与敌人拼命。

    这是哪个王八蛋发明的扯淡制度现在已经来不及骂了,在这个坑爹的制度之下,客军就得和本地军队搞好关系,因为你的后勤基本离着战场几百上千里远,若要想痛快地吃饱穿暖刀枪铮亮地杀敌,跟地头蛇赊欠粮草便是很明智的选择。

    现在好了,因为杨镐这个瘪犊子玩意儿书呆子气发作,非要玩儿什么制衡之道,各地客军和辽军的矛盾沸沸扬扬,大小冲突已经爆发数十起。

    即便如此,杨稿依旧视而不见,把这些要命的隐患视作寻常普通……

    万历越看越是触目惊心,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杨镐这头猪,这么多年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朕怎么就一时猪油蒙了心,让兵部和内阁一通忽悠竟然答应了启用杨镐呢?

    他想了想,自己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决策责任,不过其根由还在于内阁和兵部推荐的人选,如果他们推荐的人没有问题,那杨镐就不能浑水摸鱼,所以了,这个责任还得兵部和内阁来承担,主要责任在于内阁,毕竟最终推荐人选由内阁核准呈奏。

    “方阁老,杨镐出任辽东经略内阁当初可是一力作保,将他夸得天上少有人间无,朕也就准了你们的折子。

    现在他上任辽东不过两月功夫,辽东的局势已然迅速糜烂,照这个局面发展,不用等到建奴决战,客兵和辽兵就能打出脑浆子来,方阁老对此作何解释?”

    万历一把捏紧了弹章语气古井无波,但秋后算账的意思却是表露无遗。

    方从哲颤声道:“回禀陛下,辽东经略花落杨镐此乃朝廷上下一致商定的结果,以资历论,杨镐二十多年前已经征战朝鲜,虽然有所败绩不过这么多年以来其已然痛定思痛,其指挥作战的能力已有长足进步。

    辽东战后其出任辽海道参政,期间随董一元雪夜袭击鞑子炒花部,并一战功成大获全胜,此战已足以证明其指挥能力。

    杨镐辽海道在任期间大兴屯田,每年得银十余万两、粮一万八千石,亦证明了其治理民政的能力!

    当年倭乱之事杨镐的确狼狈不堪,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中山王千古名将亦有马失前蹄之时,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将星陨落。

    这么些年的经历杨镐已然脱胎换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