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抄家伙干啊(第1/3页)  跑偏的161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左光斗懵逼了,他不过和了一把稀泥,没想到顾子轩将他一起斥责了。

    最难受的是对方的理由竟是为万民抱不平,向来善辩能言的左光斗,因为顾子轩占据了大义,一时竟然词穷。

    杨涟是真君子,左光斗胸怀坦荡不下于杨涟。

    顾子轩对他的一顿喷虽然恼火,不过转念一想,顾子轩的话何尝不是道理。

    何况对方作为京师一害,能够发出这等忧民悯民的道理,实在是可喜可贺。

    东林学派的人自诩秉承昊然正气,他们与顾子轩的合作自然出于情势所逼。

    顾子轩的虽然言语过激,但与他们的理念却是不谋而合。

    区别在于东林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的仁政的实现,必须以士大夫阶层为绝对主导,蔑视民众的智慧,通俗的讲便是英雄史观。

    而顾子轩的世界观却是普通民众推动了历史进步,是最朴素而不掺杂质的群众史观。

    两种跨越四百多年的世界观的碰撞,杨涟、左光斗等人得出了顾子轩孺子可教的欣慰结论。

    坏人偶尔做一遍好事,立刻成了口口相传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左光斗等人对顾子轩的观感便是生动的体现。

    左光斗终究没有与一个小辈继续纠缠,苦笑道:“世子所言,未尝没有道理。

    如今你年未弱冠已是锦衣亲军千户,位虽不高却是手握重权。

    坦率地讲,我们很担心你跋扈飞扬,以致为祸京师酷烈尤甚东厂

    现在你能有这一番爱民悯民的赤子之心,虽然言语孟浪,让我和杨大人下不来台,不过我却是深感欣慰。”

    杨涟也回过神来,唏嘘道:“世子你这张嘴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你加入了御史台,我相信满朝文武不会有你三合之敌。

    你能够为万民鸣不平,这很好。

    不过待你入朝任事年深日久以后,便会明白民众何等蒙昧愚顽。

    为官者当时刻谨记仁政爱民之心,但该有的教化和训导也时刻不得松懈,如此方是为官之正道!”

    左、杨的坦荡让顾子轩略感意外,士人为了莫须有的理念之争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他们在初出茅庐的晚辈面前吃瘪以后尚能保持冷静,甚至变相低头,顾子轩对他们的观感顿时拔高了三分。

    顾子轩并非得理不饶人之辈,他淡淡笑道:“在下孟浪了,两位大人能够坦荡直言,在下钦服万分。”

    话说得漂亮,顾子轩却是暗暗与东林划下了一道浅浅的鸿沟。

    几位晚辈的口舌之争,孙承宗几位大佬自然不会参与,双方握手言和,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李汝华道:“前面已是一品楼,走了这半天的路,老夫可是浑身酸痛,咱们赶紧地饮一壶茶去。”

    出了紫禁城,几人原本都有轿子乘坐,但顾子轩提议大家一起散步,领略一番京师的风情人物。

    说来可怜,来到大明他上街转悠的次数半只手都数完了。

    他是接下来议题的核心人物,众人当然不好驳了他的脸子。

    这就害苦了孙、韩、李三位大佬,老胳膊老腿儿地甩着火腿走了将近三公里路。

    李汝华的提议正合众人心意,顾子轩三人一番叨逼,也是口干舌燥肚子咕嘟嘟直叫唤。

    于是京师难得的奇观出现了,几位身着二品锦鸡大红补服的大佬,领着两名干练矫捷的青袍官员,还有一名披头散发的白丁脚步匆忙地走进了一品楼。

    这群人身份高贵,不过消费能力并不高。

    孙承宗为首的一众大佬,不是穷逼但个个身上都不会揣钱。

    二品副国级大佬上门消费,顿时惊动了整个一品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