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漂泊者)8--观音区(第1/2页)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狄胜青在龙城形成的专业权威形象就是这样的:认真仔细,层次分明,高屋建瓴。

    当然,他的表达能力也是一流的,基本没有废话,套话与官话。

    逻辑严密,流畅自如,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如坐春风。有时候又让人如坐针毡,因为他对人性分析的鞭辟入里。

    于远明有一次提意见,也得到他的赏识。

    那是一个客户来到公司办理事情,却发现前台一个人都没有。

    于远明正好从行销辅助品售卖室出来,面对客户的不满急忙安抚了几句。然后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去看,发现大家都不在。原来是到里面大办公室了,据说是分公司领导来了,大家在开会。

    于远明也没办法,只好出来后给客户说稍等一下。

    下午开主管会的时候,于远明就给狄胜青提意见,今后前台能不能留一个人值班?

    领导虽然重要,客户更重要啊!

    狄胜青表示认同,马上让人通知后援中心主任贺成过来;让贺成记下来,作为一项制度去落实。

    而且结合一岗多能的实践开展,不能来了一个客户,因为某一个工作人员的临时不在,就简单一句“他不在”就打发客户。因为客户往往是从很远的地方,请假或者耽搁了其他事情而来的。

    社会上说保险公司理赔不好的其中一个点就是跑的路太多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没有重视客户的付出。

    人家从偏远的乡镇来,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你们一句话“他不在”就给打发了。他只能赶回去,一天的时间就耽搁了。还不说来回的车费,饭钱。

    贺成一边记录,一边频频点头。很有一种抗战片里给日本人当翻译的那种感觉。

    狄胜青在龙城的成就还是蛮多的,在贵溪也收获了不少。在没有保监局牌照的情况下,摆平了当地的工商局长,树立了一个广告牌。让当地的客户与业务员都树立了信心,以一种中国式的方法。

    只有那个保监局的检查让他窝火,罚了5000元,还被批评一顿。

    原因还是前任高世伟造成的。

    就在此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外省的电话号码。

    原来是四海人寿开始准备筹备江南省分公司了。通过一些渠道找到了他,把他作为副总的人选之一。

    和对方谈完后,没有确定。倒是拿了一些四海人寿的画册。

    在他离开龙城前往观音区的时候,这画册送给了于远明。回头看,这既是一种私人馈赠,何尝不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提前安排呢?

    观音区,狄胜青当然了解。

    这江南省各个分支机构的情况,他是大部分都熟悉的。

    观音区算是一个特例。

    社会争议极大,公司内部也是爱恨交加,领导对于这个营业区,也是叫花子捡到一坨猪油。丢了可惜,拿着脏手。

    于远明也给他提过醒:这个地方盛产妖魔鬼怪,小心些。

    狄胜青满不在乎:我不是潘华。

    潘华是原来的培训部经理,后来调任到观音区,被几个部经理合力挤走。

    观音区的几个部经理都是外地人,年轻,充满活力。为了做业绩,想尽一切办法踩着红线走。

    他们的误导,先是大胆,花样百出。后来越来越先进,已经进化成:专业误导。

    就是误导了客户,客户却没有任何证据。

    夸大利益,代签字,都是最低端的。为了营造产品热销,他们可以私刻公章自己伪造分公司停售文件。

    公司的几十个产品一个个停售,客户一轮轮地被忽悠。

    其中的一位部经理也非常奇葩。

    这个业绩高手有领袖的强烈欲望,每一个增员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