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山(第1/3页)  重生东汉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郭斌都是个实实在在的旱鸭子。

    前世的他虽生长在沿海省份,距离大江大河也不太远,可是却没有机会出去游玩过,而后来虽去南方当兵,却也是在山旮旯里转圈,从未曾见过如长江这样站在岸边看不到另一头儿的壮观景象。而从未谈过恋爱的他,更没有那闲情和浪漫要去海边溜一圈,说一句诸如“啊,大海你真大”之类闲得屁股疼的屁话的机会。

    今生的郭斌,虽然十几年如一日地痴傻,却竟出奇颇识得水性。然而,原本还可跳进颍水中捕鱼捉虾的郭斌,自从头上挨了那导致穿越的一棒之后,便又将游泳的技术完全忘记了。

    这导致如今乘坐小船过江的他,看到这深不见底的澹澹江水时总有一种莫名晕眩的感觉。所幸并没有因晕船而呕吐起来,否则多年经营的英雄形象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在村民们的护送下,郭斌一行五十多人终于踏上了江南的土地。这在后世应当是人杰地灵,在整个中国说来极富庶繁华的地方,如今却是山水相间,林木环绕,村落较之长江北岸要少得多了。毫无疑问,在经济中心处于中原地区的汉朝,江南尚未曾经历过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南迁运动,黄巾之乱的几股洪流刚刚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的浪潮也是方兴未艾,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总量,如今还差得远呢!

    与干旱少雨,地形平坦却较贫瘠的北方相比,多雨而土地肥沃的江南对人们最大的威胁,怕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寄生虫、细菌、病毒了。然而,这些多生长在湿热丛林里的威胁,随着人们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随着一波又一波南迁人民对森林的开垦和破坏,也被逐渐打退乃至完全消灭。但是,这江南的土地上浸染了南下开荒的人民多少的血泪,却是历史上从来未曾提起过的。

    将郭斌等五十多人送过江后,渔村中的父老便驾驶着小船往江北划去,他们此去,便要收拾行装,随着之后赶来的刘辟等人往颍川郡去安家落户。在那里,无论是阳翟服饰还是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亦或者是伏龙山庄的香皂制造业和阳翟文具,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除此之外,便单单是各种物资的运送、装卸、搬运,其中的就业机会就海了去了,即便大多都运用上了动滑轮以节省人力,可戏志才、徐庶等人却还是整天叫着缺人手。

    如今的阳翟县,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颍川郡西部的制造业基地,而依托阳翟县,作为连接颍川郡与京师洛阳枢纽的长社,则是各种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俨然一座新兴的服务业大都市,较之洛阳城中最繁华的路段亦颇不逊色。

    这就是大城市对于人口的强大吸引力,大城市所以人口密度极大,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其极多的就业机会;这个时代的大城市之所以很难攻克,人口密度大,兵源极多,亦是极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说,郭斌要努力发展城市规模,努力增大城市人口密度,这既是经济上的需要,更是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因为人口就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因为此时的马具中尚不存在马镫这一极重要的组件,所以骑马尚是一件极需要耐力亦极消耗体力的活动,以黄叙打小因风寒被掏空的体质,和他如今疟疾尚未完全好转的状况,想要骑马,实所难能。

    因此,众人便将三匹驮运物资的骏马腾出来,上面的食物交给渔村中的百姓,助他们渡过难关,里面多是晒干了的肉类,想来能顶上一段时间了。至于那被腾出来的三匹骏马,一匹套上马具留给黄忠骑乘,剩下的两匹则在中间放了一个用绳子结成的网兜,将黄叙放在上面,缓缓而行。

    不要觉得这三匹马儿都是用来驮运物资的便将其小瞧了,这次随着郭斌出来的,非但是卫士要经过严格的选拔,便是随队的马匹亦都是千挑万选的好马。关键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