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六章 稳定人心(二)(第2/3页)  重生东汉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不时地蹦出几句外语,虽然有时并不能完全排除炫耀的成分,许多时候却还是在他的脑海中实在是找不到可以用国语恰当表达的词汇。

    难道可以准确而没有误差地将一件事情完全表达出来,不是智商高的一种绝佳的体现吗?

    故此,郭斌想要在伏龙山庄学堂,又或者是阳翟县学,甚至以后有可能出现的颍川郡学堂中,开设外语课程。目前阶段便是用于翻译外来书籍,也可作为学者们研究该民族文化的工具。

    要知道,语言承载了一个民族积淀在历史之中的智慧,因此学习语言,是了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最快捷的方式,也是最直观的体现,同时又是提高一个人的智商最便捷的途径。因此,郭斌方有了这种推广外语学习的想法。待到日后,甚至可以将中原的文化转而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将中原的文化传播到域外去。

    然而,极为懒散的郭斌,绝不会只因为有此看得见却不怎么摸得着,形而上却见效极慢的东西而如此费力地提出这个办法,这也不符合他做事至少要一箭双雕的性格。因此,说到此处,见下面众人的反响尚可,郭斌方将自己的杀招拿出来,所谓图穷匕见。

    只见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杯中温热的茶水,缓缓地道:“不过,但凡是前来贩卖以上物资的商队,必须带着一名游学的颍川郡学子。其人选由我亲自选定,其出行的一应吃住、车马等费用,也由郭某人承担,绝不让大家吃了亏。”

    “这名学子的任务,除了游学之外,便是要将各种作物的生活习性,培育方法,乃至食用及使用方法,都一一记载下来,以备日后之用。”郭斌继续说道。

    众人听了,虽然仍在窃窃私语,心中却较为认同这种做法。毕竟都是中原从未见过的物种,若是贸然使用,一旦引起中毒或者其他的纠纷,罪名定然还是商队的。而若有这么个人作为中间人,向郭斌一方解说明白,则可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除此之外,郭某还想要办一个报纸。哦,所谓报纸,便仿佛现在朝廷的邸报。不过这报纸上既会写天下间的大事,也会将各地的风物、习俗表上去。另外,也欢迎各位将自己的产品放在报纸上宣传推广,我称之为广告。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嘛!”郭斌这一番话说完,下面众人便闹腾开了。

    对于信息重要性的认识,谁都没有商人们更加深刻。尤其是在如今朝廷一个诏令便可使得有些人飞黄腾达,而有些人却又直坠地狱的时代,一旦有了第一手的信息资讯,做生意便加了一层保障。既可以借着这报纸了解天下物资的动态,为自己的生意保驾护航、寻求新的机会,更可以及时了解朝廷动向,应对变革愈加从容不迫。

    然而,郭斌的话还没有讲完。

    “除此之外,报纸上也会刊登各地的风土人情,人物风貌。其投稿的主力,便是随着各个商队巡游的学子。其文章若是能够在报纸上表,除了署上其本名之外,还会将商队领的名字也写上去。此外,也欢迎天下之人踊跃投稿,只要言之有物,便有机会刊登在报纸上。”

    郭斌话音未落,整个庭院之中便爆出了热烈的喝彩之声。

    戏志才看着这场景,心中对郭斌的崇敬之情无以复加。昨日的会议中,当郭斌说起要开办报纸的时候,戏志才虽也隐隐觉得事情不会太简单,可他无论如何亦想不到郭斌思虑之深远,自己听了他的设想,顿生高山仰止之感。

    昨日夜中,郭斌说到要开办报纸,众人尚不能完全理解其用意。可当他说到要让伏龙山庄学堂乃至阳翟县学之中的学子们随着商队云游各地,并将其游历各地的所见所感详详细细地写下来,并表在报纸上时,戏志才便当场不顾形象地拍着大腿叫好。

    盖因这样虽然不能获得依照阳翟县学中标准地图规格的合格地图,却可以对天下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