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回京(第1/2页)  重生东汉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将太平道的事情处理完毕后,郭斌便派遣赵云并关羽率领五百军士,护卫刘辨、袁绍一行往京中去了。

    郭斌身为阳翟县令,不能轻离辖地,而赵云身为县尉,率军护送大皇子刘辨进京,正是便宜。况且,在此次剿灭太平道的战斗中,正是因为有赵云在颍水边的一番卓越指挥,阳翟县官军方能不损一兵一卒地结束战斗,可谓是大大地露脸了。而关羽则是因为在护卫县衙时指挥有度,而深得郭斌看重。

    此番派遣二人进京,一是为了护卫刘辨一行,二是为了给二人升官。郭斌在给何进的密信中将此次剿灭太平道的前前后后详细说明,并着重点出了赵云、关羽二人的勇武,分别为他二人求官。赵云拟为阳翟县丞,关羽则拟为阳翟县左尉。

    在给天子的奏折中,郭斌则着重强调了大皇子猝临剧变,面不改色,沉着应对的形象。阳翟县军民一心,终于在大皇子的带领下击退强敌,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云云。一番吹捧溢美之词,连郭斌都不忍直视。

    应五百羽林精锐的强烈要求,郭斌特命令被服厂连夜赶制了五百套军服,形制皆依照阳翟官军的军服式样。于是在一行人抵达京师洛阳之后,一股被称为“阳翟风”的潮流便悄然吹遍京师上流社会。

    京城“醉仙楼”旗舰店旁边新开的名为“阳翟服饰”的服装店,在开业当天便被踏坏了几条门槛。京城的贵族无不以有一件阳翟产的军装而洋洋自得,似乎这也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他们大多是派遣仆佣下人携带了银钱往阳翟服饰购买,自己则到一旁的醉仙楼中,点上一桌酒菜,慢慢地等。因为阳翟服饰实在是太火爆了,只看门口长长的队伍便知道,进去买衣服并不是一个轻省的活计。

    这一切的一切,皆来源于郭斌的谋划。

    他给刘辨特制了几套军服是为了做广告,给五百羽林军制作军服又何尝不是如此?

    于是,当骑着高头大马的刘辨穿上新制军装,在整齐划一的五百阳翟守军的拱卫下踏进洛阳城门之时,所造成的轰动效应是无可比拟的。

    关于如何进城,郭斌早已反复嘱咐了赵云和关羽二人。

    当日,在刘辨率先通过洛阳城南门时,五百个阳翟守军,身着阳翟县官军制服,脚踏猪皮靴子,腰挎精钢所制的环首刀,迈着标准的正步,整齐划一地通过洛阳城最繁华的地段,并护卫大皇子到宫城之外。

    一个个年纪轻轻,精神抖擞的脸,在合身军服的映衬下,愈发显得英武不凡。

    这种集体的力量所形成的震撼力,在从未见过后世的阅兵式的汉代是无与伦比的。似乎在中国人的基因中,自古便有一种崇尚统一与整齐的因素。我想,这亦与几千年来,中央集权和统一始终作为社会主流的国家形态有关吧。

    事实证明,郭斌的谋划是正确的。阳翟的军装不仅得到了天子刘宏的赞赏,亦得到了国舅爷何进的盛赞。

    对于郭斌在阳翟的一番表现,何进是兴奋地整夜睡不着觉啊!

    首先,妥善保护了刘辨的人身安全,并将其毫发无伤地送回京城,这便是郭斌最大的功劳。刘辨是老何家保证几十年富贵的根本,是他何进能得占据高位的根本,亦是何皇后能够在宫中立足的根本。可以说,刘辨能否安全回京,牵连着无数人的心神。

    其次,这次阳翟之行,很好地改善了刘辨在天子心中的印象。原本刘辨既瘦且弱,小小的身体再套上汉代流行的宽袍大裾,只有更显孱弱,又如何能有何威严可说?而且,初到阳翟的刘辨,浑身竟没有一点儿同龄人该有的顽皮与朝气。

    其实这种情况亦是可以理解的:道家养生的理念中,“辟谷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谓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是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