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2/3页)  贞观大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包括我。”

    武氏停止磕头,呆怔片刻,忽然放声痛哭起来:“殿下,奴婢真的知罪了,奴婢刚从掖庭出来,道观里人人待奴婢好,奴婢懈怠了心境,一时放纵了,奴婢……愿在老君像前诵经悔过,赎我今日不敬之罪。”

    东阳淡淡看了她一眼,道:“随你便是,这里是道观,你是出家的道姑,你若诵经谁还拦你不成?”

    说完东阳语气一顿,道:“你既奉旨出家,可有取道号?”

    武氏急忙道:“不曾取得。”

    东阳沉吟片刻,深深看了她一眼,道:“无论信与不信,你终归已是道门中人,你将这里当作权宜也好,当作归宿也罢,既然道法自然,归根结底,自然亦随心,天地诸道,无论自然或是随心,终离不开一个‘悟’字,悟透了,出不出家,信不信道,都找得到归宿,日后你的道号便叫‘悟慧’吧。”

    武氏喜色一闪,急忙伏地道:“贫道悟慧,谢殿下赐名。”

    东阳点点头,不再理她,转身翩然离去。

    直到脚步声走远,武氏这才起身,悄悄抹一把额头,发现已是冷汗如浆,潸潸透衫。

    一旁的杏儿这时也起了身,走到她身边怯怯地道:“武姑娘……”

    武氏扭头道:“今日是我的错,杏儿你提醒得对,我不该如此放肆,既然已出家,我便是出家人,以后凡尘与我无关,我只侍奉道君。”

    从怀里掏出方才炫耀的那支簪子,武氏的神情已无半分不舍,坚决地将它递给杏儿,道:“杏儿你不是出家人,这支簪子便送你吧,毕竟是个好物件,我以后用不着了,从今日起,我便是道君座下的弟子,凡侍奉之礼,日后绝无不恭之处。”

    杏儿迟疑地接过簪子,不认识般呆呆看着武氏。

    武氏已转过身,面朝老君像跪下,很隆重地行了一个道家揖,喃喃道:“道君在上,弟子悟慧今日冒犯金身,大罪难逃,弟子愿在金身前诵经四十九日,以赎万死之罪,求道君宽恕弟子。”

    喃喃念毕,武氏神情虔诚地开始诵经,然而抬头瞥向道君金身的那一刹,眼神仍如往常般淡漠冰冷。

    她,仍无信仰,仍无敬意,此生她唯一信的,只是自己,只敬自己。

    她是聪明人,或许,太聪明了。

    嘴里有口无心地诵着经文,心里却在反复咀嚼刚才与公主殿下的对话。

    从刚才东阳公主对她的态度来看,武氏可以肯定两件事。

    第一,东阳公主对她并无好感,有那么一瞬,她甚至察觉到公主身上散发出来的敌意。

    第二,由此推论,把她接出掖庭应该完全是公主背后那个人的意思,公主只是一个执行者,而且执行得不情不愿,能让一位公主殿下不情不愿却又不得不去做这件事的人,除了那位传说中的李县侯,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

    至于那位李县侯为何要这么做,他帮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武氏此刻反倒不急了。

    水落总会石出的,她相信自己与那位李县侯一定有相遇的一天,久萦于怀的谜底,也终有解开的一天,若现在太刻意的去接近他,反倒落了下乘,更被公主所嫉恨,不如随缘。

    圣旨很快,比想象中快,李素骑着快马刚赶回家,正好与传旨的宦官一前一后进门。

    李家人全跪在庭院内接旨,宦官念完旨后转身离开,李道正和许明珠却一脸愕然地看着李素。

    李素强笑道:“吃皇粮就这样,走与留都由不得自己,幸好这次不用出关,晋阳离咱们长安不远,爹和夫人不必为我担心。”

    许明珠眼中蓄满了泪,垂头默然片刻,使劲吸了吸鼻子,哽咽道:“妾身给夫君收拾行李……”

    李道正摇摇头,叹道:“咋说走就走咧?从西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