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 思念(第1/3页)  长安陌上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李晖,蓁娘回到澄华殿,忍了半天的泪才落下,容娘劝了又劝,蓁娘才打起精神,道:

    “咱们去玉泉观上香,从今天起我要吃斋茹素,望各方神佛保佑阿郎多年雄心壮志得偿所愿!”

    “对了,还要叫上阿齐阿惠和阿锦!”

    又是道又是佛,容娘有些无语,但也不敢泼冷水,只和阿玉几人服侍蓁娘更衣沐浴后,浩浩荡荡一群人往玉泉观而去。

    结果半道上又遇上了淑妃,这下可热闹了

    李晖离开后,各种政务就通过快马每日传递,虽费些事,可朝堂上依旧井井有条,仿佛他根本没离开一样。

    一些小的事寄奴可以行使自己监国的权利,便是有不懂的,也严格听从父亲临走时吩咐的那样,与几位宰相多多商议。

    他本就是个谦逊的人,凡事一点即通,这样一位太子殿下让几位股肱重臣很是欣慰,无论天文地理还是稼穑水利,都很愿意倾囊相授。

    都城里君臣和谐,李晖也能把心思倾注在战事上了。

    听说大军已经行至冀州了,蓁娘才敢写第一封信给他。

    “寄奴十分懂事,每日派女史往内宫请安,每隔三日亲自入内请安,朝堂上的事也会向皇后殿下回禀,殿下时常嘱咐他多学多看,凡事三思而后行”

    “上个月十二是丁美人的生辰,寄奴不便入内,派人送了两盆赵粉做寿礼,丁美人十分喜欢,邀了大家一起赏花,还说要把整个院子种满牡丹”

    “我听你的话,每天都去陪皇后殿下说说话,每次去女官都端了我喜欢的桂花蜜水,可见殿下对我早已放下芥蒂了”

    “曹氏和裴氏也很孝顺,时常带着孩子入宫请安,阿元和大朗已经会走路了,俩兄弟互相追逐打闹,十分可爱”

    军帐内满是泥土的味道,熏了香也没多少作用,李晖随意的批了件外袍坐在榻上在烛台下逐字逐句翻看来信。

    吴舟见着他一脸笑意就知道这是韩夫人的信。

    帐子外有巡逻的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从远到近,李晖放下信,忍不住跟吴舟闲聊起来,

    “寄奴常去请安是一片孝心,给丁美人送花不仅是因为庶母生辰,更因为丁氏的父亲是北庭都护府的参军事”

    “丁茂父子二人戍边有功,忠心耿耿,寄奴对丁氏的恭敬,也能让丁家父子安心”

    “倒是十七娘,总有些怕皇后,如今她们握手言和,我也放心了”

    皇后要对付韩夫人早就对付了,大家从不为此担心,如今这么一说,也只怕是随口一言。

    果然,李晖脸上没有一丝担忧之色,坐了片刻后,他把信交给吴舟让他放好,又拿起书案上一只巴掌大的铜匣,拿了钥匙打开锁,里面躺着一卷用红绸绳系着的信。

    这是太子的来信,吴舟垂首往后退了两步,李晖打开信:阿耶万福

    又过了半个月,李晖收到蓁娘的第二封信,她先是唠唠叨叨的写了许多思念的话,看的李晖是眉开眼笑,接着话锋一转,说起近来发生的事。

    “四郎的婚礼举办的很是热闹,就是阿郎不在,皇后殿下很是操劳,大公主孝顺至极,和曹氏亲自张罗曹王府的喜宴”

    “新娘性格温柔腼腆,但四郎很喜欢,虽还是不愿意出门,但对于亲戚间的走动,十处有三处都愿意去捧场”

    “二郎媳妇选了一个小吏家的女儿给二郎为妾,听她说那孩子家世清白,又善生养,性格老实,我觉得挺好就同意了”

    “不过我有些担心丹娘和驸马,小俩口不知为何吵了一架,驸马跑回侯府去了,丹娘当着我的面只说是口角了几句,没什么大碍,但我总是不放心”

    “总归都是儿女间的小事,阿郎不必为此忧心,我一定会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