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二九章 唐伯虎的油纸伞?(第2/2页)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据记载,唐代造纸业发达,社会用纸广泛,一些工匠还尝试在纸上涂桐油,最终制成了能防雨的“油纸伞”。

    白居易在《忆江南·江南忆九首之二》中写道:“江南雨,古巷韵绸缪。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幽梦一帘收。”

    相传,唐时油纸伞已十分盛行,每当下雨时,长安各地随处可见撑伞上街的居民。

    在唐代,还出现了用宣纸做伞面、书画家在伞面写字绘画的书画油纸伞。

    也是在这一时期,油纸伞传播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地区。日本过去曾将油纸伞称为“唐伞”,如今日本仍有许多作坊在生产手工油纸伞,据说其工艺与唐代十分接近。

    宋代广泛使用“绿油伞”,其颜色以绿色为主。

    今人可以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这种“绿油伞”的身影。宋人诗句中也将绿油伞称为“纸伞雨伞”或“油裳”,如北宋官员孔平仲曾作诗曰:“强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挚手不可操”,“狂风乱挚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

    到了元代,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油的油布伞。

    元代以后,油纸伞、油布伞一直是我国民间主要的雨具。

    明清时期,油纸伞在民间广泛使用,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家们也效法唐代人在伞上创作。

    2005年3月,在美国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据称是“文徵明创作的一把山水画油纸伞”曾拍到98万美元的价格。

    可惜古代流传至今、由名家创作的油纸伞十分稀少,难以收藏。

    清代以后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油纸伞还一直是民间主要的雨具。

    后来,手工制作的油纸伞被机械生产的尼龙钢架伞所取代,油纸伞从而在市场上迅速消失了。

    老杨头说自己手里头的油纸伞是唐伯虎亲手创作的美人画油纸伞。

    张天元看完之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这个老杨头还真得是稀里糊涂买东西,稀里糊涂做生意啊。

    见张天元看不上他的油纸伞,他就跟着忽悠了起来,说了一堆自以为是的话。

    然而张天元是谁?

    他可不是那些没脑子的人。

    他最相信的,当然是自己的判断,不是杨老头随便忽悠几句就会相信的。

    要不是因为这老杨头跟杨怀仁还有一点亲戚关系,张天元真不打算跟他瞎咧咧了。

    虽说油纸伞是假的,但张天元今天的收获也是非常不错了,喜滋滋道别拉马杰克等人,然后带着买来的东西回了家。

    刚到家,这屁股还没焐热呢,就接到了温蒂的一个电话。

    “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你绝对感兴趣。”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