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零二章 如画似诗的珍品(第1/1页)  鉴宝秘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说买到了假东西令傅留言颜面大失,可这小子居然想出了一个怪主意,他知道张天元是玉石专家,即便他手里的不是汉代高古玉,那么送给张天元的话,张天元也会要的。。。

    张天元跟聂震现在可是兄弟,跟聂老爷子那也是亲如一家人,巴结了张天元,岂不是就巴结了聂家人了?

    当然七八万块钱的东西不可能求张天元给办事儿,但以后要是遇到个什么事儿,请张天元或者聂家人帮个小忙那还是有可能的。反正这东西留在自己手里那也得扔了,如今送给张天元,反而是废物利用了。

    张天元自然不会白要傅留言的东西,他想了想道:“这样吧,这东西目前的市值就是七八万,我给你八万,你把东西卖给我,咱们也算是认识了。如果你想白送的话那就算了,我虽然不是什么达官贵胄,可毕竟不想欠别人的人情,你看行吗?”

    傅留言哪里敢说不行,收了钱,把东西给了张天元,抱着那青铜器就离开了,大概这小子还不死心,想要找人看看那青铜器到底是真是假,毕竟张天元不是青铜器方面的专家嘛,他这么想也很正常。

    等傅留言走远了,聂震才笑道:“你小子这一手玩得漂亮啊,这东西不止七八万吧?”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东西就值七八万,我倒是没有骗它,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树化玉在我们国内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不过以后或许会涨价吧。我买来也就是想要看看,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

    “我听说树化玉也分等级啊。这东西到底算个什么样的?”欧阳晓丹突然问道。

    她这一句话,却让张天元、聂震和久,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占卜算卦到求医问药,从婚配丧葬到日常的吃穿住行以及人们之间交往的礼品信物,几乎都能看到玉器的影子。

    孔子首先仔细了解和总结了玉石的特征,人性化地赋予玉石的品性有“十一德”,并把它作为当时君子的楷模,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后人将“十一德”浓缩为“九德”、“五德”,把对玉的审美和当时做君子的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玉石与人性、物质与文明的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使玉石文化更是底气十足,在各种文化中独竖一帜,影响悠远。

    树化玉又属硅化木,由于它的奇妙、奇特、奇美和天然成趣的特征,从型上说又可归类于奇石或观赏石。而奇石文化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便对奇石有明确清晰的记载,当时人们就开始收藏和欣赏各种奇石,并把它列为贡品。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硅化木用作皇家宫苑、园林建筑、厅堂雅室的装饰,在案头书桌中也广为应用。

    历代的玩石者在玩石过程中还对奇石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出了诸如“形质色纹韵”、“皱瘦漏透”、“奇秀险幽”的欣赏标准,提出“人道石道以石悟道,人性石性以石养性”的赏石境界。我们在欣赏奇石时,不仅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愉悦,也欣赏到一种文化,使精神和情操都得到一种升华。

    树化玉归根到底还是树化玉,人们在了解和研究树化玉的沧桑经历、玉质树形的特征中会得到很多启示。

    这东西本该成为极品收藏,却沦落成了下里巴人的玩物,多少有些可惜啊。(未完待续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