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七三章 坐拥宝地笑颜开(第2/3页)  国色生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法成为地方上的财政收入。

    常言道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州虽然有矿石,但是却不能依靠矿石作为财政收入,虽然朝廷每年也会从矿石收入之中拿出一部分安抚地方官员,甚至朝廷设在地方的矿署也会与地方官员相互勾结,从中牟利,但是相较于每年矿石的庞大收入流入朝廷,通州财政却并不会有丝毫的增涨。

    皇帝北巡,太子监国之后,乔明堂立刻向朝廷上了一道折子,恳求朝廷放松对矿石的监管,西山道财政吃力,必须要依靠矿石增加财政收入,如此才能维系西山道的稳定,乔明堂本身就属于太子党中人,对太子来说,西山道实力的增涨,也就等若是自己的实力在增强,这道折子自然得到批准,只是朝廷也说的很清楚,通州的矿权,朝廷随时有权收回。

    乔明堂趁此机会,举荐了徐庆,徐庆本就是西山道的工部司主事,对于矿石事务,也是颇为熟悉,上任之后,立刻按照乔明堂的吩咐,撇开了设立在通州的矿署,直接将通州矿权收归地方所有,而且立刻加大采矿的力度。

    通州矿权收回之后,向外输出矿石,大大增强了西山的财政收入,而且通州的铁矿质地精良,乔明堂利用优质铁矿,打造兵器装备,进一步加强了西山道的战斗力。

    西山军的主力,布防在梁州一线,固然是找寻机会浇灭金陵叛乱,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也是为了保护通州。

    金陵道三贼自立,称王称霸,仁王徐昶占据了包括金陵仓在内的金陵道中北部地区,实力最为强盛,坐拥金陵仓,徐昶少不得招兵买马,扩充军队,这对北面的西山道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乔明堂自然是担心一旦徐昶发兵北进,突破梁州,进入通州地面,那么西山道极为仰仗的矿石就会受到致命的威胁。

    对西山道来说,收回的通州矿权,无疑是一只钱袋子,徐昶手中握有充足的粮草,如果被他拿下通州,夺得了通州矿权,后果必将不堪设想。

    所以上万西山军主力都集结在梁州,以抵御徐昶对西山道的威胁。

    通州北有云山府,南有梁州,西边有固如磐石的西谷关,环绕其中,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驻守此处。

    对乔明堂来说,向西谷关达奚彰所部供应粮草,固然是朝廷旨意,其实对西山道本身,也是利大于弊,虽说达奚彰五千兵马的粮草成为西山道的一大负担,可是达奚彰守住关隘,也就等若帮助西山道挡住了西北军,保证了西山道的西边无忧。

    一旦关隘出现问题,首当其冲受到西北军直接威胁的便是西山道,而且是目下西山道极为看重的通州,乔明堂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花费一些钱粮,在西边竖起一道天堑屏障,暴-政通州的安全,无论怎样算,当然都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徐庆既然是乔明堂所举荐,自然对乔明堂的心思揣摩的极为清楚,坐镇通州,首要的任务,自然就是极尽所能,大力开采矿石,将通州矿石转变成西山道急需的钱粮和武器装备。

    自然很少有人知道,通州开采出来的矿石,不但向其他各处输送,便是连金陵道,也有秘密的买卖,双方虽然前线兵锋相对,但是却又在私下进行交易,各取所需。

    徐昶占据金陵道,而金陵道一直以来都是帝国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徐昶占据金陵道中北部之后,强令地方士绅捐献钱粮,对徐昶来说,目下并不缺钱粮,但是金陵道的矿产匮乏,反倒是兵器装备成了问题,双方私下里各取所需,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天下虽然动荡不堪,但是徐庆最近却是过得有滋有味,坐拥通州宝藏,不但钱粮迅速流入进来,超额完成乔明堂赋予的任务,而且各地要与通州进行地下交易的实在不少,各地商人前来谋求矿石交易的自然是不在少数,甚至有些来路不明的人物也带着重金前来谋求交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