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四七章 军政(第2/3页)  国色生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如今西关人口大量流失,如果难民不能回归,均田策也就大大失去了效力。

    楚欢也知道许多的难民还在观望之中,眼见已经是快要入秋,均田也必须在明天春耕之前完全落实下来,一旦春耕之时,均田策还没有完全实施,老百姓还没有得到自己的田地,那么也就等若是白白浪费了一年,对于本就缺乏粮食的西北来说,浪费一年,必然还会因为缺粮闹饥荒死去很多人。

    时间其实并不算太充足,魏无忌虽然日以继夜带人测量田地,统计人口,但是进展速度并不快,等到公孙楚出来之后,了解了均田策的具体事务,当即便向楚欢提出,并不需要等到所有的田地都完全检测之后再行分田,可以首先在朔泉附近的几个村镇,开始实施均田,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百姓都清楚,官府所说的均田策,并不是虚张声势。

    为此,公孙楚亲自选择了几个村镇,亲自统计了当地的人口以及田地的亩数,然后按照魏无忌提出的均田策内容,率先向这几个村镇的百姓颁发田地,每一个分到田地的百姓,在得到田地的同时,也得到了户部司签署的地契。

    地契上说的十分清楚,百姓所分得的田地,十五年之内,归属权依然在官府手中,如果在这其间,没有发生什么特殊情况,却丢弃田地,任其荒芜,那么官府随时都有权利将田地收回,可是只要能够耕地年限满十五年,那么田地的所有权,将自动归属于百姓所有。

    其中更是言明,百姓获得田地所有权之后,那么田地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人都无权收走土地,只是其中也说的很清楚,禁止私田交换买卖,只允许时代耕种,一旦私田买卖,官府不但可以将田地收回,而且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承担罪责。

    其实许多人也都看得明白,均田策的主旨,就是将老百姓钉死在田地里,让他们世代踏踏实实地耕地生活,不能私田买卖,实际上也就称不上完全的私有化。

    不过对于百姓来说,能有一块自己的田地时代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已经是了不得的生活,这是百姓们向往的生活,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宝贝,很少人会想将自己赖以为生的田地卖出,均田令的内容,已经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

    也几乎在几座村镇分得田地的同时,官府的第二道命令又已经颁布下来,这是魏无忌均田策之中的补充内容,摊傜入户,赋傜互调。

    在此之前,许多士绅家族可以避免徭役,正如魏无忌曾经所说,秦国立国之后,曾经下达了一系列政策,许多士绅豪族都有着免除赋税的特权,这些家族享有着最大的资源,不但免赋税,甚至连徭役也不用承担,反倒是赋税极为沉重的老百姓,却承担着沉重的徭役。

    西关重建,这几年的徭役自然是必不可少,筑堤修路,开渠凿沟,百姓们必须承担大量的徭役。

    为此,魏无忌在均田策之余,特地提出了摊傜入户、赋傜互调的策略,整个西关,不论是普通的贫民百姓还是士绅豪富之家,都将承担同样的徭役,一视同仁,只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赋傜互调的手段,那些士绅豪族如果抹不开面子,不情愿与平头百姓一样去参加劳役,倒是可以用赋税来抵消自己的徭役,同样,穷苦的老百姓如果想要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却可以在自己应该承担的徭役之外,增加有偿徭役。

    这些法令颁布下来之后,百姓们一片欢呼,流落在外的难民们知道已经有人分得了田地,再不犹豫,纷纷回归故土,只是短短时间,大批的西关难民拖家带口,返回故乡,这是一次庞大的迁徙,轩辕胜才调动兵马,守住各处关卡,盘查严密。

    对楚欢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他甚至一度得到消息,一些落草为寇的土匪,知道这些法令颁布之后,竟是丢弃了武器,也往户部司登记入户,正如魏无忌当初所料,许多落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