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肃静(第2/3页)  我的鬼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枪的禁卫,刀砍斧剁一样齐的身高。浑身银色的铠甲散发着寒气。铠甲中的士兵一动不动,犹如石化了一般。与其说是战士,不如说是铠甲的衣架,只是个摆设。

    每隔三个禁卫就有一根朱红色五人粗的矩形柱子,上面雕刻着各样的猛虎,直插穹顶。

    为首的朝臣前方五十米左右是一个梯台,分为三层。

    最下面一层立有负责记录的文官,以及附则宣旨进谏的太监。

    第二层则是两排半圆形的木质的座椅,座椅的扶手是雕刻而成的虎头。一共六把座椅,其上坐着六位男子。这六位便是郑国六大王爵,其中两位将军,两位太子,剩下的一个老者,最后就是一脸傲气的千重,紫昊王。

    在这之上便是至高点,唯一的金色的王座。王座两旁匍匐着两只金色的猛虎,目光雍散的盯着群臣。王位之上坐着的便是千重的父王,郑国第九代君主,郑幽王。

    郑幽王身着金色黄袍,头戴金色平天冠。面容严肃,一对剑眉,不怒自威。内廷朝臣站在远处无法看清幽王的面容,而外廷的文武百官更是无缘一睹圣上面容。但靠近一看就能发现,郑幽王的面容却似四十来岁,目光深邃,面色坚毅。

    朝廷之上悄然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

    神。

    突然,远方传来了阵阵的钟声。钟声瞬间笼罩了整个武陵殿。

    “起朝!”武陵殿各处一齐响起了太监们尖锐的声音。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齐刷刷的一抖衣摆,跪拜在地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浩大的声波在内廷和外廷中回荡着,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须臾之间,再度回归寂静,所有人除了传令的太监以及诸位王爷,都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众爱卿免礼平身。”幽王的声音从最高的梯台上传了下来,声音虽然不大,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无尽的威严。

    “谢圣上。”庭内的臣子首先从地上站起,而*外的文武百官接连起身。

    “朕观今年风调雨顺,各地州领?”

    “回圣上,北蔡州无灾情,年产稳定。”

    “回圣上,东徐州同上。”

    “回圣上,南靖州同上。”

    “回圣上,西林州同上。”

    “启禀我主万岁,鲤城今年遭函琉国来犯数十次,粮食歉收,百姓罹难。”为首的一位红袍官员向前踏了一步,双手托着一本奏折。

    “欧?函琉小国屡次进犯,金爱卿为何一再放任?”幽王话语中透露着一丝好奇。

    “回圣上,臣下欲护卫疆土,怎奈函琉国的狼骑兵行动诡异,边境驻守的步兵战士们根本无法应对。微臣曾向兵部尚书黎大人请命征调三万*兵,但虎符却不在李大人手上。”

    说完,看了一眼身旁站立着的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叹了口气,上前一步。

    “禀圣上,臣确实没有虎符。确切的说,臣已经有两年没有见到虎符了。”

    朝堂之内一片唏嘘。这可是虎符啊,一国之内除了帝王圣旨唯一可以调用军队的凭证啊,居然已经消失了两年了?这要是被敌国的奸细得去,自己这些朝廷重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这样玩忽职守斩首十次都不过分啊。

    “丢失虎符可是死罪,黎尚,你可知罪!”这一次却是六位王爵中的一位开口了。这男子长相和千重却是相反,粗犷的面容,凌乱的头发,配上络腮胡子,让人一眼望去就不敢招惹。

    兵部尚书依旧站立在原地,面露苦笑,没有回应。

    “黎大人忠心耿耿,日月所鉴,丢失虎符未报一事想必是有隐情吧。”另外一位王爵柔声的说。不管是声音柔和,人长得也是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