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远东大豆(第2/2页)  我的手机可能穿越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远东如何?”    “远东的气候环境太恶劣了,我去老东北地区转了圈,当地人口流失情况严重,更何况是更北的俄罗斯?”陆恒摇头说:“海参崴作为远东的不冻港,同时也是远东进入深海突破口,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要,可毛熊的国力一去不复返了,就连在欧洲打一场乌克兰,都要提前和华夏凑一笔钱,压根没有实力再发展远东海军了……”    吴奇闻言愣了一下,却不觉得什么奇怪!    快达物流同时国内军方的合作者,公司内部签订的一些合同条约,部分内容对吴奇都是半隐秘的东西……    陆恒不去看海参崴才会很奇怪呢!    “这些暂且不论,大豆运输体系,建立得如何了?”    “再有一个月,就要完工了,完全可以赶得上这一季的大豆收割……”    “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吴奇心里预估了一下数据。    前些年,远东大豆陆陆续续出售给国内的,大约在三十万吨到八十万吨不等的情况,后面陆续扩大的种植面积提高了产量,也稳定了当地的大豆农场收益……    种田可是很靠天吃饭的行业!    尤其是在远东这片一穷二白的荒野上,几乎什么农田水利设施都没有建设。    甚至于最基础的道路,都是乡间的泥土道路!    导致了国内运输到远东的农业机械,为了越过开春化雪后泥泞的黑土地,不得不要求全部农业机械改装宽边履带,受雇开农机华夏人自嘲他们遇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困境……    正是没有完备的农业设施,前几年的农业都是靠天收,今年风调雨顺,大豆收获就更好,今年水旱绵延,大豆收成就更差,因此有了三十到八十万,这种产量幅度差距极大的数字!    丰产和减产的收益差距极大!    “有了这套运输体系之后,更多产量就能运出来了。”吴奇感叹了一句。    这套运输体系上限在350万吨左右,还有一部分的扩建优化的余地……    至于更高?    核算一下远东能容易种植地黑土,产量差不多定格在500万上下了,差不多能填补华夏一小半大豆进口缺额,不管是对国家还是自己都有极大好处。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